“從前的院子堆滿了砂石、木材、磚頭等雜物,現在房前屋后雜物都清了,家門口種起了綠樹鮮花,村里也建好了黨建主題公園,環境是越來越舒適了。”廉江市新民鎮新塘村的陳阿姨和志愿者們談起“美麗庭院”建設,臉上笑開了花。
今年以來,新民鎮堅持以黨建引領,激活“美麗庭院”建設的紅色引擎,以“庭院美”為載體、以“生活美”為目標、以“鄉村富”為抓手,雙向提升“美麗庭院”的顏值和產值,為“百千萬工程”和綠美生態建設夯實美麗底色,讓綠美宜居的鄉村畫卷躍然紙上。
新民鎮志愿者進村入戶宣傳“美麗庭院”建設。
點靚“綠美鄉村”,凝聚黨群合力
夏日時節,新民鎮黨員干部志愿者和巾幗志愿者們正挨家挨戶向村民們發放“美麗庭院”倡議書,細細講解“美麗庭院”建設的知識,不少村民自發整理門前屋后的雜物,給自家小院裝點花卉植物,庭院開始變得煥然一新。
為了充分凝聚黨群合力,新民鎮在召開“美麗庭院”建設工作推進會、印發“美麗庭院”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后,迅速召集調動鎮村黨員干部、婦女主任等力量組建了“美麗庭院”建設志愿服務隊。結合“黨員聯戶”和網格化管理機制,志愿者們對照“四美”建設標準,利用周末入戶走訪宣傳,開展植綠護綠活動,指導村民利用現有資源美化庭院,挖掘培育“美麗庭院”典型戶,實現村莊綠化、庭院凈化、環境美化。在黨員干部志愿者和巾幗志愿者們的示范引領下,如今每家每戶對“美麗庭院”建設的知曉率和參與度都得到極大提升,截至目前,全鎮共綠化植樹10218棵,完成40戶“美麗庭院”典型戶、249戶“美麗庭院”建設工作,實現“一戶美”帶動“一片美”。
設計師呂軍設計的室內場景。
邂逅“美麗生活”,幸福觸手可及
一方庭院,一半是自然,一半是生活。走進“美麗庭院”典型戶新民鎮橫嶺村呂軍的庭院,林木葳蕤、樹影婆娑,庭院內綠植茂盛,幽靜舒適。作為我國知名室內建筑師的呂軍,在庭院打造上也頗有造詣,幾年前他從深圳返鄉在家鄉設計建設了一棟小樓庭院,利用鄉間田畔作為室外場景,院內既有一望無際的田園風光,又有涼亭、遮陽傘、沙灘椅等庭院小景,信步庭中能近距離“觸摸”到大自然的靜謐與閑適。呂軍是一名書法愛好者,閑暇時除了和周邊村民一起品茶聊天,共享庭院,他還邀請村民們免費參觀家里收藏的古玩字畫,讓村民感受“美麗庭院”與傳統書法藝術的碰撞交融。
目前,新民鎮黨委將呂軍作為和“美麗庭院”典型戶的代表,發動鄉賢人才為“美麗庭院”建設出謀劃策,用文化藝術賦能鄉村建設,探索具有藝術性、可持續性的“美麗庭院”建設路徑。在典型戶的示范帶動下,橫嶺村家家戶戶都熱衷于在花草之畔、方寸之間打造庭院之美,村內的農家書屋、文化樓、宣傳長廊……無不透露著鄉村生活的幸福氣息。
喚醒“庭院經濟” 慢品人間煙火
“美麗庭院”不僅是故土難離的“一抹鄉愁”,還是掘金致富的“美麗經濟”。推開新民鎮橫嶺草堂(民宿)古香古色的中式大門,院內窗明幾凈,院外花影扶疏,圍爐煮茶、琴棋書畫等獨具特色的院落也讓人眼前一亮。
為了發展鄉村旅游,催生“美麗經濟”,新民鎮黨委把“美麗庭院+民宿”這一新經濟業態作為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新動能,發動鄉賢力量,精心打造了橫嶺草堂(民宿),使得“美麗庭院”的顏值、產值實現雙豐收。目前民宿已初具規模,院內設置有住宿、就餐、農家樂等傳統項目,還提供釣魚、燒烤、摘水果等特色項目,能滿足團建、度假、親子游等多種場景需求,成為眾人熱衷的打卡地。今年以來,橫嶺草堂(民宿)已接待游客近800人次,累計消費達25萬元,“美麗經濟”效益初步顯現。依托“美麗庭院”建設,新民鎮黨委還探索將民宿經濟作為促農助農的新路子,發動橫嶺草堂(民宿)積極盤活周邊農用地,打造了百香果、玉米、稻谷等農作物種植基地,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為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橫嶺草堂(民宿)正預備建設農產品館,賦能鄉村農業發展,加大力度探索提升“美麗庭院+民宿”綠富新模式,全面助力新民鎮“百千萬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