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縣應急搶險先鋒隊在防汛應急演練現場快速進行沖鋒舟搜救準備。 通訊員林秋宇 攝
夏秋季節,強臺風、強降雨是湛江的“例牌”。當前,湛江正值防汛關鍵期,預計今年8月至10月有3-4個熱帶氣旋影響湛江,不排除有強臺風到超強臺風級別的可能性,局部將有特大暴雨級別的極端強降水,防風防汛形勢嚴峻復雜。
7月18日,聚焦應對超強臺風等極端天氣,湛江市委組織部制定印發《關于在防范應對臺風工作中做好準備工作啟動平急轉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通知》,將平急轉換機制作為發揮“兩個作用”的有力抓手,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群眾充分認識當前防汛防風工作的嚴峻性、復雜性,啟動平急轉換機制,堅持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扎實做好防范臺風各項準備工作,打好應急工作基礎,做到平時組團服務、急時合力攻堅,切實抓好防范應對臺風各項工作。
2022年,湛江在疫情防控中開始探索建立有效動員黨員群眾的平急轉換機制,統籌“人、地、事、物、組織”等治理要素,構建平時黨員信息管理、培訓演練、設崗定責、管理服務等,急時動員、整編、考核、管理的機制,形成從進入到歸建全鏈條制度,并配套完善干部下沉、網格管理等機制。近三年來,平急轉換機制在疫情防控、防風防汛、應急處突、重大項目征地拆遷、基層治理、鄉村綠化等重點工作、重大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有效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應對大戰大考的工作優勢,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坡頭區麻斜街道組織干部到河堤等地排查隱患。 通訊員郭曉雨 攝
突出上下聯動
著力強化“兩個作用”發揮
在推進平急轉換工作過程中,廉江市注重發揮包聯包創單位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作用,著眼平時治理服務,推動每名包聯包創單位黨員干部與包聯社區1名孤寡老人或困境兒童“一對一”結對聯系,定期收集居民“微心愿”“微訴求”,組織每名駐區黨員干部至少認領1個心愿或訴求,建立干部報到、結對幫扶、認領心愿等鏈條式服務機制。麻章區落實鎮村“吹哨”、部門“報到”,區直機關單位黨組織結合“雙報到”機制,組織黨員志愿者下沉鎮村一線宣傳防風防汛知識……
湛江以實施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基工程為抓手,完善聯系服務群眾和組織發動群眾制度機制,大力推進南粵黨員先鋒工程,激活強化黨員干部意識,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湛江市委組織部明確要求,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鎮村兩級黨組織近期要安排一次防范臺風部署會議,認真落實湛江市《關于市領導近期到各地和分管領域督導防范應對臺風準備工作的通知》精神,及時做好防汛防風動員部署。根據上級部署和工作需要適時進行再部署,抓好防范臺風各項準備工作。
極端天氣面前,應急預案當先行。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要根據本部門本系統實際情況,推進三防體制機制建設,完善本部門本系統防汛防風應急預案。各鄉鎮(街道)要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雙報到”單位等的聯動,組織會商研判,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制定完善防汛防風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工作組和相關人員責任等。各村(社區)要按要求及時制定完善和落實“一頁紙”應急預案等,推動應對措施到位、防護物資到位、演練到位、巡查到位、責任到位。
黨員的先進性,是由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來實現的。鎮村兩級黨組織應根據防汛防風重點區域分布情況,統籌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統籌農村、城市、機關、企業及社會組織等各領域下沉、報到的黨員安排責任崗和責任片區。動員鼓勵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等新就業群體中的黨員充分發揮從業優勢,就近就便協助開展隱患排查、生活物資供應等工作。指導基層團組織組建志愿服務隊,組織團員和群眾合力防汛防風,著力強化黨員干部意識。
推動應建盡建
著力儲備應急力量
開展河道巡防、水域救援訓練、內澇排水演練,深入小區進行防溺水宣講……近段時間,湛江市應急力量活躍于多個領域,盡其所能發揮作用。
推動應急力量儲備全覆蓋,湛江市針對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鎮村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作出不同要求。
在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層面,要求按比例分批儲備先鋒隊員,第一批先鋒隊員一般按單位在職黨員人數的20%,第二批先鋒隊員一般按單位在職黨員人數累計達到40%,第三批先鋒隊員一般按單位在職黨員人數累計達到60%,特殊情況下所有在職黨員全部轉化為先鋒隊員接受調配,并明確每批次先鋒隊分管領導,確定各支先鋒隊的負責人、聯系人以及隊員名單。注重選拔年輕干部、入黨積極分子、擬晉升職級的干部以及有防汛防風、應急工作經驗與能力的干部。同時,市委社會工作部、市直機關工委、市委教育工委、市國資委黨委等加強黨員基礎信息庫建設,按照先鋒隊員的專業和特長,分類儲備多支黨員先鋒應急隊伍。市委社會工作部、團市委優化應急志愿工作體系,建立“市級有總隊、縣(區)設分隊、鄉鎮(街道)有小隊、村(社區)設小組”的四級聯動應急救災志愿服務隊伍,指導各級志愿者協會制定應急救災志愿工作預案。
在鄉鎮(街道)層面,各鄉鎮(街道)組建一支以鄉鎮(街道)、村(社區)、企業等各領域年輕黨員為主體的防汛防風應急預備隊,對其進行防汛防風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其掌握防汛防風知識和常用設備的使用,根據汛情臺風變化隨時支援。
在村(社區)層面,各村(社區)組建至少一支防汛防風搶險黨員突擊隊,把“兩委”班子、網格(小區)黨支部成員、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志愿者、民兵和廣大群眾有效組織起來,全力參與值班值守、隱患排查、人員轉移、志愿服務等工作。
加強專業訓練
提升防風防汛應急能力
8月15日,2024年湛江市防范超強臺風及其次生災害綜合應急演練在市應急指揮中心舉行,通過以演筑防、以練備戰,進一步提升全市防風防汛應急能力,切實做好防范超強臺風準備工作。
為保證平時轉入急時嚴密、高效,急時轉入平時常態、長效,遂溪縣按照“實效為先、實用易學”原則,不斷加強平時應急演練,充實急時后備力量,著力檢驗基層黨組織搶險救援現場組織指揮、隊伍拉動、裝備使用、急時應對等實戰能力,使平急轉換更順暢、更高效。在順應急時群眾參與機制上,遂溪縣堅持“宣、訓、講”并舉,“釋、踐、用”共進,通過進村入戶開展汛期隱患排查工作及宣傳普及防汛知識“進萬家”“送影下鄉”“大手拉小手”等活動,提升黨群同心、協同應對非常規突發事件的能力。
基層應急能力是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重要保障。湛江注重平時加強培訓演練,力促各級黨組織及廣大黨員干部對各自職責心中有數,迅速到位、對號入座,推動平時與急時轉換更順暢、個體與組織融合更緊密。
在做好宣傳動員方面,明確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密切關注汛情臺風發展,用好應急科普視頻和防汛防風手冊等,通過各類宣傳載體向本部門本系統黨員干部、管理服務對象及廣大群眾科普應急知識,加強防災避險知識科普宣傳和風險警示教育,提高干部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鎮村兩級黨組織落實“縣聯系鎮、鎮聯系村、村干部聯系戶”責任,及時向上級聯系的領導匯報情況,對接聯系領導到鄉鎮(街道)、村(社區)檢查、督導,布置防汛防風工作;落實網格化宣傳責任,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將防臺風工作任務細化到每個網格、每個責任人;充分利用互聯網、廣播、手機短信、微信、大喇叭等多種途徑,第一時間完整準確地把災害預警、防范措施、應對情況等信息宣傳到每一戶、落實到每個人,提高轄區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自救能力,并對黨員先鋒崗等聯系方式進行公開,讓轄區群眾在緊急情況下有人可找。
在開展應急演練和培訓方面,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結合本單位工作職能以及黨員干部下沉、落實“雙報到”工作,按照應急預案,分場景開展模擬演練。方式上可與消防、專業救援、民兵隊伍、志愿者等多支隊伍開展聯合演練,也可與相關市、縣直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及掛點聯系的鎮街、村(社區)黨組織開展聯合訓練并總結復盤,鍛造先鋒隊員應急處突能力,解決應急預案與實際操作脫節的問題。鎮村兩級黨組織按要求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及時查漏補缺、總結復盤,檢驗搶險救援現場組織指揮、隊伍拉動、裝備使用等實戰能力,確保遇到險情預案能夠及時啟動、應對到位。特別是組織防汛防風負責人、搶險技術人員、一般應急工作人員等進行培訓。
在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方面,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對照當前防汛防風形勢,提前備好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做好采購、儲備、保養、更新、補充工作,確保應急物資到位、充足;結合自身實際為先鋒隊員、志愿者預置必要的雨衣、雨靴等防汛防風物資裝備。鎮村兩級黨組織開展實地核查,對照當前防汛防風形勢,加強與上級職能部門的對接,及時報告所需物資情況,確保物資到位、充足;結合災害地圖等進行防汛防風物資安置點的設置,按要求提前備齊防汛沙袋、救生衣等救援物資,協助有關部門強化物資應急調運,確保防汛防風搶險期間隨時調用征用;配合相關單位強化能源調度和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確保極端天氣中水、電、氣穩定供應和基本生活物資充足供應。
開展隱患排查
落實全面排查整改責任
“這棟危房經受不了超強臺風,必須立即加固!”霞山區愛國街道結合“平安夜訪”,同掛點單位前往洪屋社區洪屋一橫巷26號房屋實地查看,該房屋屋頂漏雨嚴重,且居住著一名生活困難的獨居老人,經協調各方力量,及時迅速完成了該自住性自建危房維修加固改造動工,保障了居民生命安全。
開展隱患排查整治,是落實預防為主方針、防范和減少各類事故的重要舉措。湛江市壓緊壓實各級各單位工作責任,部署全面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要求各市直有關職能部門黨組織對照各自職責,做好防汛防風重點領域風險隱患的排查整改;落實“雙報到”機制,推動在職黨員融入村(社區)網格管理工作,協助社區開展排查。鎮村兩級黨組織用好現有的網格黨組織,組織黨員群眾開展巡查摸排,結合上級職能部門的指導檢查,組織力量緊盯重要部位、重要設施和薄弱環節,重點對在建已建項目工程、易發生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澇災害、城市積水內澇問題突出的地段以及老舊小區、敬老院、學校、低洼生活聚集地、危破房、關鍵路段等重點部位進行走訪排查,確保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報告;繪制轄區災害地圖,列出暴湖巨浪危險區、中小河流洪水危險區、山洪災害危險區、地質災害危險區,清晰標注易發生災害的地區和部位,讓干部群眾全面掌握風險情況,以便精準開展臺風防范應對工作;用好平時建立的轄區人員、“一老一小”等重點對象信息庫,確保排查全覆蓋。
針對風險隱患,做好可能受威脅區域群眾轉移準備。針對海邊、河邊易發生山洪、山體滑坡的地段以及低洼地帶等危險區域的居民,明確“轉移誰、誰組織、誰來轉、何時轉、轉到哪、如何管理”。以村(居)為網格單元,建立可能受災害影響區域的需要轉移人員臺賬,編制轄區人員轉移方案,明確轉移工作流程、轉移人員數量、轉移線路、安置地點、責任人、聯系人、轉移交通工具等,確保遇有險情群眾能夠及時轉移。按照市、縣應急管理規劃,做好轄區內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和管理,設立標志,明確責任人,并及時向群眾發布相關信息。
“一時”看擔當、“一貫”看作風。湛江注重加強平時工作考核,通過鎮村兩級黨組織會同有關單位負責組織實施,對參與預防應對極端天氣的黨員從政治素質、調度管理、資源支持、完成任務等方面表現進行平時工作專項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重要依據。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