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首批老字號創建工作完成。經過嚴格的評選和審核程序,我市29個品牌被認定為首批“湛江老字號”。這項工作旨在挖掘和保護本地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和獨特商業文化的品牌,為推動湛江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注入新的動力。據(8月15日《湛江日報》)
當前,不少產品以“湛品”“湛江老字號”“湛江雞”等“湛江”號冠名,展現了區域產業專業化、精細化發展趨勢,但是,湛江”號要想獲得廣泛社會認可,必須要與文化高度融合,釋放穿透時空的魅力,方能留下集體記憶,因此,筆者認為,要多方合力打響“湛江老字號”。
“湛江”號產品的特質究竟在哪里,要持續加強科研。湛江位于亞熱帶氣候,又受到海洋氣候調節,同時雷州半島火山巖豐富,半島東西兩面海床不同,洋流不同,航洋生物分布廣泛,要加強研究,越深入越細致,才能認識越清楚,對各種海鮮獨特品質的來源和描述才會越精準,市場可信度才會越高,同樣,徐聞菠蘿、遂溪火龍果、廉江紅橙等特色產品,也要通過科研把握各自的特質,才能讓眾多的“湛江”號真正立起來響起來,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產業產品的發展過程,也是相關文化沉淀和繁榮的過程,兩者息息相關,而且隨著歷史進步,消費品位不斷提升,消費者品嘗產品的注意力,更多在產品文化的品鑒上,期待產生廣袤時空上的精神和情感共鳴。茂名荔枝產業的發展就是一個例子,他們不僅有大面積的種植鄉鎮,還有世界性的種源博物館和國際荔枝博覽會,產業鏈不斷延伸、豐富和完善,讓產業產品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因此,在吹響“湛江”號過程中,要注重產業文化的培育和興盛。
湛江的特色產業產品豐富多樣,需要各類現代人才加持,才能讓“湛江”號享譽市場。當前鄉村振興持續推進,鄉土博物館管理員、鄉村CEO、鄉村規劃師、無人機駕駛員、直播銷售員等職業蓬勃興起,各級各部門要更新觀念創新思路,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匯聚相關人才,持續推進鄉村產業經營管理、鄉土文化挖掘整理和鄉村文旅發展,向著專業化精細化系統化方向,不斷創造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讓“湛江老字號”“湛品”等扎根沃土茁壯成長。
當然,從產業發展目標看,“湛江”號必然帶動群眾就業增收,也是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的關鍵因素,需要完善相關產業制度,才能讓“湛江”號持續穩步發展。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誰來發展產業、政府怎樣扶持引導、產學研如何協同配合等政策制度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在產業發展不景氣形勢下,關鍵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切實引導和支持各類資本參與產業發展,推動個實體多向聯合,建立和壯大產業聯盟,才能讓“湛江”號持續邁上發展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