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在海濱公園園區增設垃圾桶。”“希望能發揮人大代表力量,壯大社區志愿者隊伍。”近日,在霞山區人大代表議事廳里,區人大代表認真記錄居民代表和網格員提出關于霞山區環境改善的意見和建議,積極討論,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
近年來,霞山區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移動環保監督平臺作用、創新人大代表議事廳應用,向“綠”履職盡責,及時回應和監督推進系列生態保護和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重點難點問題解決,有效推動霞山區的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議事廳“議”出環境大民生
今年以來,霞山區人大常委會依托街道基層實踐基地(站點),聚焦轄區生態保護工作,搭建共商共治工作平臺,創新打造人大代表議事廳,并探索出一套“自主提事、按需議事、約請參事、民主評事、跟蹤監事”的居民議事運行規則,常態化組織開展代表議事活動。
“2024年以來,我們就垃圾分類、河流保護、噪聲擾民、油煙污染等問題召開了4場專題議事會,在交流中匯聚群眾意見,發現環保問題,尋求解決辦法。”霞山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龐小芳說。
據悉,該議事廳設有駐點代表6名,定期開展環境保護調研、視察,集中進行交流討論。同時,健全“線上線下”閉環工作機制,通過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的線下碰頭面議、線上工作群合議,更好地集民智、聚民心、解民憂。目前,該議事廳已累計收集到代表建議15條,推動解決問題10個。
閉環監管助推“良法善治”
依托人大代表議事廳創新機制,霞山區人大組建由人大代表、專家顧問、居民代表組成的議事隊伍,形成提高環保宣傳成效、發現問題提高能效、跟蹤督辦提高效率和監督鞏固整改效果的“四效閉環”工作法,推動“良法善治”。
同時,還組建了人大代表巡河議事隊和環保議事隊。其中,巡河議事隊由人大代表、社區河長、居民代表、志愿者等組成,每月不定期到海濱公園月亮湖進行垃圾清理等巡河工作,并建立巡查處理工作機制,確保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環保議事隊則發揮人大代表志愿服務隊影響力,以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任隊長和隊員,經常性開展環保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召開人大代表環保議事會,及時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解決方案,促進環保問題的解決。
數字化賦能“繡”出治理新局面
近年來,霞山區人大依托“霞山智慧城管”移動環保監督App平臺,利用城管指揮中心數字化管派機制及人員齊備等優勢,通過“隨手拍”上傳案件至有關職能部門,進一步提高人大代表投訴案件的辦結效率,數字化賦能生態環境治理。
此外,人大代表議事廳還結合走訪接待選民、選民接待日活動等,主動公開24小時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廣泛收集向湖里違規排放廢油、在湖邊亂倒垃圾等線索。
2024年,通過“指揮分派案件體系+雙向合一的監督督辦機制+高效處置的閉環管理流程”機制協調,人大代表議事廳共受理環境信訪投訴23件,案件受理率、處置率和辦結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