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人們在清風中晨練;傍晚,人們在廣場、公園內唱雷歌、跳廣場舞……這里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雷州,城市環境整潔靚麗,城市功能愈發完善,城市生活更為便捷,文明新風吹拂城鄉。
30年前,國務院批準撤銷海康縣設立雷州市,從此,雷州插上騰飛的翅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推進。近年來,雷州市聚焦城市建設短板,以新城區建設為發力點,堅持擴新城、疏舊城、護名城,持續拓展優化城市發展空間;持續推進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完善城鄉基礎設施,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城市發展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雷州三元塔公園。
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雷州市古城區中歷史遺存分布較為集中,傳統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的曲街、方城十字街、二橋街等3處路段被劃定為歷史文化街區。為了更好保護雷州市歷史文化街區,雷州市分別出臺《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湛江市雷州市方城十字街保護規劃(2020—2035年)》《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湛江市雷州市曲街保護規劃(2020—2035年)》和《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湛江市雷州市二橋街保護規劃(2020—2035年)》,加強對雷州市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優秀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土地使用與規劃控制的管理等。
加強對歷史城區保護修繕。記者從雷州市住建局獲悉,近3年來,雷州市共投入5.28億元持續加大名城保護范圍內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改造(新建)西湖一橫路、東四路、長寧西路等市政道路,完成西湖、南湖、三元塔公園升級改造,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和配套管網已建成驗收,名城整體環境得到較大的改觀,功能日益完善,有效地促進了名城的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
雷州市充分利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勢,做好舊城區風貌提升工作,扎實開展古城“微改造”,提高城區綠化率、亮燈率,推動廣場、公園、臨街建筑物等美化提升。當地打造的曲街歷史文化街區示范段改造項目,環繞散布的歷史建筑置入雷州文化元素,打造多個活動打卡節點,從而提高雷州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該街區在2023年雷州市旅游文化節和2024年春節期間吸引眾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來打卡觀光。
守護百姓民生 提升城市品質
建成湛江市首個集精裝修、配套家具家電一體化的縣級人才公寓26套,確保來雷州創新創業的各類人才住得上房、安得了家;完成160套保障性住房項目,雷州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一期)總體形象已基本完工;污水廠二期及環城東等四條專管工程及鎮級污水處理廠工程已經竣工驗收,現已投入使用;16座鎮區污水完成竣工驗收工作,已進入運營階段;22個鎮級生活垃圾填埋場整治工作已竣工驗收……雷州市聚焦民生實事,城鎮建設初見成效。
為優化廣大市民群眾居住和生活環境,雷州市分別實施中心城區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和西湖街道、新城街道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有效改善居民區周邊的道路、排水管網、綠化環境等設施條件,完善了老城區的基礎設施質量,切實提高了群眾的生活品質。
五大片區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高鐵新區龍游湖片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心城區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科技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穩步推進。西湖一橫路二橫路相關路段、東四路(廈廣路至工業三路段)建成通車。推進實施220千伏雷州至霞山線路增容工程。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6.04%,人均公共面積達20.68平方米。城區路燈亮燈率達95%以上。
道路是城市的“筋骨”,雷州市以加快城市擴容提質為抓手,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高起點推進新城區建設,建設全長為13.7公里的雷州市高鐵新區龍游湖片區道路,包括站前西路(西一路)、站前南路(清端六路)、西二路、清端五路、龍游湖北路、龍游湖東路和龍游湖南路等七條道路。完善雷州市科技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含園區內“四橫一縱”道路建設,長度6.5公里多。建設了西湖一橫路,改造工業大道等。城市道路更暢通、群眾出行更便捷。
為帶動歷史人文資源保護與利用,促進沿線人居環境改善和城鎮品質提升,雷州市繼續完善雷州市西湖水庫碧道、雷陽湖(白水溝水庫)碧道等建設項目,打造居民休閑康養好去處。自建成開放以來,西湖水庫碧道游人如織,成為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成為雷州的新名片和新地標。作為雷州市重點項目,西湖水庫碧道項目占地面積約3600多畝。3期工程完成了沿水庫碧道建設長14.5公里(包括牛腿坡碧道),綠化工程、文化體育運動區、健康主題公園、濕地公園等工程,集生態保護、人文觀賞、休閑健身功能于一體,是雷州市民生工程建設的一大亮點。
雷州騎樓老街一景。
提升城市“顏值” 塑造城市“靈魂”
市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厚度體現著一座城市內涵與溫度,是城市的靈魂所在。雷州市既注重提升城市“顏值”,更注重塑造城市“靈魂”,把提高市民素質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出發點,在教育中培養,在實踐中塑造,在環境中熏陶,讓市民素質在創建中得到提升。
2022年以來,雷州市建成了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50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實現鎮(街)村(社區)全覆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廣場等文化陣地,雷州市通過“視頻微宣講”“道德模范巡講”“科普宣講”等形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模范悟精神,普及科技知識等,讓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雷州市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以雷歌雷劇演出,文藝表演、主題展覽、播放宣傳視頻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傳承雷歌雷劇等國家級“非遺”文化,激發人們愛祖國愛家鄉的熱情。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勸導、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等實踐活動,讓市民親身參與并感受文明城市創建的過程和成果。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