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交流環節。
“今天帶來的轉化成果不在于多,關鍵是帶來適合在塘蓬落地的成果……”9月27日上午,駐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助力“百千萬工程”推介培訓會暨農村科技特派員送技下鄉活動在廉江市塘蓬鎮政府會議室舉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三所一站和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等5家國家級、省級科研院所專家分享先進農業發展理念和技術成果,共同探討推動塘蓬鎮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由湛江市科技局、塘蓬鎮政府、湛江市鄉村振興駐塘蓬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主辦。駐湛科研院所專家團隊、塘蓬鎮各村委會負責人以及塘蓬鎮重點農業種植養殖大戶、企業代表100余人參加活動。
巧用科研力量發展鎮域特色農產品
油梨、黃晶果、澳洲堅果等優稀熱帶水果個大色鮮,黃皮果汁、荔枝果醋、菠蘿果酒甜蜜飄香,沉香精油、植物萃取護膚品、日化品琳瑯滿目,甘蔗、甘薯、優稀花卉種苗令人大開眼界……在活動現場的成果展示區,各家科研院所紛紛“曬”出自己的“當家產品”,吸引了與會人員駐足問詢。
湛江擁有6所駐湛國家級、2家省級科研院所,在我國農業科研領域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他們扎根湛江多年,積累了大量優秀的科研人才和一大批優秀科技成果,為我市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塘蓬鎮地理位置優越,物產資源豐富。上山甘泉、米酒、茶園,同留村水稻,矮車村百香果,牛嶺村黃皮、靈芝,那榔村沉香、石斛等等,農產品品質優良,產業發展勢頭正旺。
近年來,利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牽頭單位湛江市科技局以及各組團幫扶單位的優勢資源,塘蓬鎮一批優秀農業企業、種植養殖大戶積極主動對接科研院所農業技術專家,率先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發展了以沉香、黃皮、牛油果等作物的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探索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農業精深加工產業,發展鎮域特色農產品,挖掘開發名片式富民“土特產”。
“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充分發揮駐湛科研院所科研人才優勢,積極搭建對接平臺,引導優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落地,促進農業增產、增收、增效,引領農業創新發展,為塘蓬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駐塘蓬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張雪琦說。
塘蓬鎮鎮長李志輝表示,將充分利用此次推介培訓會的契機,提升基層對種植養殖技術的認識,做好對接工作,同時完善服務體系,降低科技成果轉化的門檻和成本,激發塘蓬鎮農業各類創新主體的活力。
科技特派員為鄉村產業振興“支招”
活動中,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代表與湛江市鄉村振興駐塘蓬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簽訂《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幫扶工作協議書》。
自2020年以來,中國熱科院加工所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的科技特派員隊伍,對塘蓬鎮及周邊村鎮農產品種植、加工、流通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圍繞塘蓬黃皮、沉香、靈芝等特色優質農產品,研發了產地保鮮、綠色干制、原果速凍制汁、高品質發酵等關鍵技術,開發黃皮干、果汁、果酒、果醋、精油、護膚品等高品質產品20余款,與鎮域多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技術合作關系,推動塘蓬擁有了自己的綠色食品品牌,建設了標準化示范的黃皮果園。
“加工所再次承擔新一輪農村科技特派員幫扶任務,成為了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一員。我們將繼續發揮好駐湛科研院所的力量,下沉一線,精準對接鎮域特色產業需求,通過‘政府+科技+人才+企業+農戶’的創新模式,持續深入打造特色產業科技支撐亮點,助力塘蓬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鄭龍說。
據悉,在新一輪幫扶中,加工所科技特派員隊伍將圍繞塘蓬鎮黃皮、沉香等優勢特色產業,建立標準化種植園1個,為塘蓬鎮增加綠色食品品牌1項,扶持加工企業3家以上,研發并推廣黃皮果汁飲品、黃皮低糖低鹽果脯、黃皮果醋、沉香高品質精油、沉香功能香熏類等加工產品5款,培訓農戶或技術骨干200名以上,有效帶動塘蓬鎮農產品加工水平提升。
新品種試種成功
有望聯農帶農促增收
當天下午,各專家團隊分組到塘蓬鎮各種養殖基地開展參觀交流和技術指導。
“哇,好大一個牛油果!”記者跟隨熱科院南亞所專家來到位于坭浪村的牛油果基地。山坡上,一些牛油果樹開始掛果,碩大的果實壓彎了枝頭。“一般都有半斤重,最大的有1斤2兩。”現場專家摘下一個果實掂量著說,市面上常買到的牛油果多在1.4兩至2兩。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