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扎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大力提升老舊小區人居環境,已開工改造88個小區,開工率為84.6%。(10月14日《湛江日報》)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老舊小區改造展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風貌,改善居民居住條件。老舊小區改造是居民家門口的“關鍵小事”,更是基層治理的“民生大事”,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民心工程,是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選項。老舊小區改造考驗著各級領導擔當作為的意識和攻堅克難的決心;考驗著有關職能部門抓落實的力度、辦實事的成效。
老舊小區改造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社區居民最有發言權。我市堅持改造前“問需于民”,改造中“問計于民”,改造后“問效于民”。在改造過程中善于聽取不同訴求,尊重群眾意愿,多給居民“菜單式”的選擇,量身定制“需求清單”,把優先解決居民關切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作為改造的核心,精準施策推動,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需求。湛江經開區把觀海社區海景公寓周邊14個小區21棟樓納入改造項目,側重進行建筑外立面翻新,屋面防水保溫層改造、雨污分流改造。同時還為防盜網除銹刷漆,為居民樓翻新樓道,為部分樓棟安裝入戶大門,在樓梯增設扶手等適老設施等。最是細節暖人心。這些點點滴滴的方便、舒心和美好,讓居民所居之地成為溫馨幸福的港灣。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老舊小區承載著居民的美好生活,承載著濃濃的鄉愁。老舊小區改造要求高、任務重、涉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我們要振奮精神、樹立信心,發揚干事創業的擔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造任務落實。志在花較少的錢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整治一片、規范一片、美化一片,盡快實現老舊小區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干凈整潔、生活便利的目標。要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城市治理帶來的好處,感受到湛江宜居宜業的甜蜜幸福,感受到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文明共享的豐碩成果。
老舊小區建設要注重三分改造七分管理,做好常態化、長效化的維護保養工作。改造老舊小區不僅要改外露的“面子”,更要做好惠民的“里子”。要以“改到位”為落腳點,實現“軟硬件”同步提升,通過精巧設計、用活資源完善小區功能增補和優化。改造后的小區要讓居民住著滿意,看著高興,在城市生活過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我們要聚焦為民利民,強化謀定快動,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要堅持從零星改造到連片改造,從千篇一律到別具一格改造,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改造,用耐心和細致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檔升級。要用“銹花功夫”畫好老舊小區改造“同心圓”,全力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共同譜寫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曲”,建設大美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