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城區的古樹名木得到很好保護。通訊員梁城 供圖
古樹名木是一種獨特的生態景觀,一株古樹,代表著一方故土、承載著一段歷史、縈繞著一縷鄉愁。吳川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堅持將“古樹名木保護行動”作為推進鄉村綠化的重要抓手,科學保護鄉土珍貴古樹資源,保護好鄉村生態文化傳承載體。吳川市內5個街道已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88株,均已悉數完成掛牌保護。
探清古樹家底 落實管護責任
吳川各類古樹名木的數量十分可觀。近年來,為加快推進“綠美吳川”生態建設,落實城區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吳川市城綜局大力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實地考察、記錄生長狀況,摸清城區范圍內古樹名木底數并登記造冊,按照“一樹一檔”建立古樹名木圖文檔案數據庫,及時錄入廣東省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實行動態管理。
當前,吳川市內的梅菉街道、海濱街道、博鋪街道、大山江街道、塘尾街道5個街道已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有88株,其中一級古樹1株、二級古樹10株、三級古樹77株,主要樹種為細柄蕈樹、榕樹、錐和秋楓等,悉數完成掛牌保護。各街道積極配合吳川市城綜局進一步加強對轄區范圍內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
加強巡護救助 守護自然瑰寶
古樹名木保護是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之一。對此,吳川市城綜局以林長制為抓手,加大巡查力度,對在冊古樹進行巡護,及時探查古樹名木是否受到有害生物危害或人為損害,對樹體生長狀況情況進行記錄,對于出現生長衰弱、瀕危等異常情況的古樹名木,及時邀請綠化專家到場開展搶救復壯。
今年以來,吳川市城綜局組織專業人員對塘尾街道麥屋社區、梅菉街道新文社區存在病蟲害、安全隱患等問題的3棵古樹采取修剪低垂枝及枯枝、樹洞清理、消毒殺菌、防腐處理、封合填補樹洞等必要措施,切實提升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成效。
“古樹是我們的‘綠色古董’‘活文物’,也是我們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古樹名木既是在呵護綠色文化遺產,也能更好的延續鄉愁和記憶。”吳川市城綜局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吳川市城綜局將大力科普古樹名木保護的意義和相關政策法規,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古樹名木資源保護中來,助力鄉村綠化建設,守望“綠色環境”的根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