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多個大型水生哺乳動物標本制作完成。其中,包括弗式海豚剝制標本及其骨骼標本、灰海豚剝制標本及其骨骼標本、柯氏喙鯨剝制標本及其骨骼標本、印太江豚母子剝制標本等多個珍稀標本。
據悉,標本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輔助教學以及社會科普價值,此次標本制作歷時近兩年,進一步豐富了海大水生生物博物館標本資源庫,增強人們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對于提高社會公眾海洋保護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高度重視海洋科普教育,積極發揮館藏海洋生物標本科普功能,提升師生乃至廣大市民科學素養,助力湛江精神文明建設。該博物館踴躍舉辦海洋科普實踐系列活動,培訓大學生科普志愿者上千人次,開展活動包括沿海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沿海珍珠養殖、加工及鑒賞等。該博物館獲評“全國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全國優秀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及“湛江市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等。
湛江晚報、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