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日報》先后報道了遂溪縣城月鎮吳西村、湛江經開區西坑村、雷州沈塘鎮處井村“房車”進駐新聞和相關評論。所有這些,讓人欣喜地感到,在寒冷冬日雷州大地自然而然地掀起“候鳥房車熱”。
“候鳥房車熱”背后,固然是為到來的“候鳥房車”提供適配的硬件、便利的服務、科學的管理,既體現著的色彩和溫度——“北方有點冷,這里很溫暖”;也更能賦予農文旅商多樣性和吸引力——“村民們教我們用新鮮的魚仔煲湯,確實鮮美無比”。
近年來,特別是省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我市競跑“百千萬”,以高標準培育省級“百千萬工程”典型村,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抓緊抓實典型村培育,跑出創建典型村“加速度”,打造出諸如遂溪縣城月鎮吳西村、湛江經開區西坑村、雷州沈塘鎮處井村等一批宜居宜游和美典型村,這些鄉村人居環境改善、風貌提升、綠美建設、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優化、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治理創新等得到進一步優化,自然催熱了“候鳥房車熱”,如遂溪縣城月鎮吳西村目前已有65輛房車、140多人停駐,仍有部分車友陸續前往,“候鳥房車熱”會進一步升溫。
毋容置疑,要進一步催熱“候鳥房車熱”,需要鄉村顏值和品位從1.0版向2.0版進一步升級,無疑是要多維度賦能。一是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利用健身休閑圈、文化休閑圈、便民生活圈、養老托育圈,不斷完善房車營地軟硬件設施,升級通信和用電設施,配備付費飲水機、充電樁等。熱情接納房車群體,開展好志愿和有償服務活動,滿足房車等游客獲取信息、預約服務等多樣化便民生活,共同維護房車營地安全和秩序,打造好“房客們”“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二是打造“12221”市場營銷體系微展示圈。首先是贈送農產品。遂溪縣城月鎮為“房客們”贈送甘薯550斤、玉米200斤、青菜200斤、火龍果100斤,讓他們品嘗到“名特優新”“湛品”火龍果的香甜。其次是體驗農產品。遂溪縣江洪鎮引導“房客們”逛“海鮮天堂”的江洪鎮天光魚市,體驗到該鎮海產品豐富。湛江經開區西坑村村民指導“房客們”品嘗到了小生蠔、小鮮魚、海鮮撈粉等美食,體驗到新鮮魚仔煲湯的鮮美。事實上,無論是贈送“房客們”農產品、引導“房客們”逛天光魚市,還是指導“房客們”品嘗海產品,所有這些都是打造“12221”市場營銷體系微展示圈,打造好湛江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微體系”,無疑是在湛江產地市場展示其鮮美農產品,彰顯“鮮美湛江”魅力,從長遠來看,相信其效果并不亞于任何展示會。三是打造深度融合生活文化交流圈。當房車旅行成為火熱的出行方式時,這些天南地北的“房客們”也必然深度參與當地的生活,從“旅居者”到“新村民”,邀請“房車一族”一起參與村民日常生活,邀請他們到當地村民家中“美麗庭院”,參加“四小園”種養活動,參與“打翁雞”等日常生活活動。組織他們如到100多位6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早餐遂溪縣城月鎮吳西村長者食堂與老人們交流,如何傳承尊老愛幼的孝文化。加強文化交流,組織他們觀看新年晚會、村晚、民俗表演等活動。如2024年的最后一天,駐扎在遂溪江洪鎮“房客們”,登上當地海邊跨年元旦晚會的舞臺;駐扎在湛江經開區東海島西坑村“房客們”,看看東海島的年例,進一步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更好地讓“房客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更好深度融合到當地生活,從而深挖‘鄉村文旅+’的產業發展模式,從‘產業+房車’入手,讓“候鳥房車”溫暖“棲息”,讓更多的“候鳥房車”相約湛江,打造成“候鳥房車基地”,釋放“房車經濟”活力,以推動農文旅商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