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從“薯光”走向“高光”

——遂溪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述評

2025-03-15 10:09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記者龍飛騰

“遂溪番薯”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圖為遂溪甘薯。 李潔/繪

三月的雷州半島,火山紅土下的甘薯正醞釀著甜蜜的迸發。3月22日,廣東·遂溪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二屆甘薯文化周將在北坡鎮啟幕。這場以“薯”為媒的盛會,不僅是一場頂流“湛品”的狂歡,更是觀察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鮮活樣本——當一枚跨越千年的“土疙瘩”,在遂溪的火山紅土上碰撞出科技的火花,當“中國第一甜縣”的金字招牌與“百千萬工程”深度共振,遂溪甘薯從“薯光”走向“高光”之路,正為現代農業轉型寫下生動注腳。

“紅”起來的“薯光”產業

“烤紅薯的香氣,是湛江人最熟悉的春日記憶。”社交媒體上,這句網友的感嘆,勾起了一片“童年集體回憶”。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紅薯生產國,也是紅薯消費大國。從《本草綱目》記載的“長壽少疾”之效,到與粥水搭配的“飽腹擔當”,再到如今都市白領的“輕食新寵”,甘薯始終扮演著“國民食材”的角色。

在這場全民“薯戀”中,遂溪何以突出重圍?

答案,就藏在火山紅土的肌理里。

雷州半島億萬年前的火山噴發,饋贈了富含硒元素的紅壤(硒含量超全國均值約10%),南太平洋的季風與北緯21°的溫潤氣候,孕育出皮薄如紙、綿密如沙的遂溪甘薯。

目前,我國保存有2000多份甘薯種質資源。其中,富硒甘薯因為其獨特的營養成分和保健功能而受到人們的特別青睞。例如,其所含的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纖維素能夠潤腸通便;它還被譽為減肥佳品,脂肪僅占紅薯的0.2%;它的美容效果也不可小覷,所含的脫氫表雄酮對黑色素有抑制作用,能夠保持人的皮膚細膩、減少皮下脂肪堆積,達到潤膚、養顏的效果。富硒紅薯,亦因此被稱為甘薯界的“愛馬仕”。

更為關鍵的是,遂溪人懂得“把自然的饋贈變成市場的偏愛”:佳淳農業用海鮮魚發酵的魚肽蛋白精準滴灌,提升甘薯口感;瑞盈合作社與省農科院合作建成“全省首家脫毒紅薯苗生產基地”落地遂溪河頭鎮,實現“品種芯片”自主可控;Accuvision光學分選設備可為每根紅薯拍攝40張照片,按18種規格分級銷售,讓“土貨”變身“精品”……

這種“從田間到舌尖”的極致追求,讓遂溪甘薯“紅”起來。“遂溪番薯”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下六番薯”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火山紅薯”被評為“2024年度最受大眾歡迎的十大廣薯”;2023年,遂溪全縣電商甘薯銷售額達3.45億元——把自然稟賦轉化為品質標準,遂溪甘薯讓“好吃”變成了“可復制的競爭力”。

“新”賦能的“C位”底氣

廣東是全國最大的鮮食型甘薯種植區,甘薯僅次于水稻,是廣東第二大糧食作物。近年來,《廣東甘薯產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6年)》等政策相繼印發,制定了推動甘薯加工產品多樣化、加強市場拓展和品牌建設等六大措施,著力延長產業鏈條。而在“廣薯”全鏈條、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發展新格局中,遂溪甘薯以50萬畝種植量、120萬噸年產量,站上“C位”。

站上“C位”的底氣,不僅來自規模,更源于對新質生產力的率先探索。

今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引起各界關注。文件指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遂溪紅土上,以甘薯為切入口,一場全產業鏈的科技革命火熱上演——

科技“種芯”,堅持把良種良法作為甘薯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命線”,先后制定《遂溪紅薯脫毒育苗技術規程》《遂溪紅薯種植技術規程》等標準;

整合“強鏈”,通過實施土地流轉獎補激勵、加大撂荒耕地整治等有力舉措,盤活土地資源,目前遂溪已整合耕地超80萬畝,全力推動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品牌“出圈”,佳淳農業的“火山紅薯”以“睡火山、吃海鮮”的故事營銷出圈;依托“國字號”電商強縣優勢,遂溪以“12221”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為抓手,實現“從田頭到餐桌”的精準觸達;

數據“智管”,廣東省億碼慧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遂溪北坡鎮加快建設甘薯產業大數據平臺,通過物聯網設備實時采集土壤墑情、氣候條件、作物長勢等生產數據,結合市場行情、物流信息等外部數據,形成甘薯產業“動態數據庫”;

優化“體驗”,遂溪賣的不僅是紅薯,更是一種火山紅土的生活方式,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打造的VR全景智慧鄉村地圖,將遂溪10個鎮、63個村、535個經典場景轉化為“數字孿生”世界,將特色農產品與文旅資源“一鍵串聯”,催生出“線上引流+線下體驗”的新消費場景。

遂溪甘薯的實踐,帶來了“科技創新+品牌打造+三產融合”的全鏈條解決方案。這場紅土地上的產業革命,正以新質生產力的邏輯,重塑現代農業的“生長方式”。

“鏈”點亮的“高光”時刻

遂溪的目標,不止于做“全國甘薯冠軍”。在“百千萬工程”的坐標系下,他們正以甘薯為支點,探索從“薯光”到“高光”的進階。

“小甘薯”到“致富薯”的華麗轉身,讓遂溪甘薯產業成功入選“廣東省縣域特色產業”目錄,成為甘薯市場領軍力量。以“薯”為媒,遂溪正將單個產業的“點狀突破”,織就成縣域振興的“立體網絡”。這種“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鏈式反應,正是“百千萬工程”所期待的“乘數效應”。

從“紅土佳品”到“網購新貴”,從“靠天吃飯”到“數據種地”,遂溪甘薯的蝶變,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微縮影像。當廣東·遂溪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二屆甘薯文化周開幕的日期漸近,我們迎來的不僅是一個產業的“高光時刻”,更是一個時代的“三農”新篇——在這里,科技的種子正在富硒的紅土上發芽,“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將帶來觸手可及的幸福。

這就是遂溪帶來的啟示:現代農業的“高光”,不在別處,就在每一寸被科技賦能的土地里,在每一張因豐收而綻放的笑臉上,在每一個敢想敢闖的“新農人”心中。當“中國第一甜縣”的甘薯香飄四海,我們相信,更多精彩的“遂溪故事”,正在充滿希望的紅土地上徐徐展開。

編輯:梁海飛
值班主任:莫松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專題】凝心聚力 共謀發展——2025年全國兩會
  • 春光無限好  春種春播忙
  • 湛江市“南粵春暖”暨新業態行業專場招聘會舉行
  • 中交四航局三公司舉辦2025年船員職業技能比武大賽
  • “三個習慣”護航成長
  • 遂溪將舉辦甘薯產業盛會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