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湛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全局干部職工、參戰軍隊退役軍人代表、烈士親屬代表、退役軍人代表、師生代表、志愿者等約160人,到寸金橋公園烈士紀念廣場和獅子嶺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英烈”集中祭掃活動。
清明時節,不僅是祭奠祖先的時刻,更是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契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湛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各界代表,走進烈士陵園,瞻仰烈士紀念碑,聆聽英烈故事,感受他們為國捐軀的壯烈情懷,既是對英烈的深切緬懷,也是對紅色基因的賡續傳承。
歷史車輪每前行一步,都是無數仁人志士為民族復興、國家解放、人民幸福舍身取義,英勇奮斗的結果。夏明翰大義凜然寫就“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劉胡蘭視死如歸詮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董存瑞喊出“為了新中國,前進”用身軀鋪就勝利之路,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生命定格在22歲。沒有他們的拼搏奮斗,犧牲奉獻,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才有歲月靜好,山河無恙。清明祭英烈,祭的是“人”,鑄的是“魂”,礪的是初心。銘記是對英烈的最好告慰,傳承是對英烈的最好紀念。我們要學習英烈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熱愛人民的崇高情懷,將英烈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為前進的動力,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中,不斷創造新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