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5位市政協委員作大會發言

心系發展獻真言 履職盡責謀良策

2025-03-26 10:01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記者黎陽明 通訊員李小晶

3月25日,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在湛江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王上治、陳勇、戚怡、莊小健、陳小丹等5位市政協委員作大會發言,聚焦建構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做好海洋文章、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文旅產業集群等話題,建真言獻良策,聚力量話發展。

助推湛江產業發展

加快建構現代化產業體系

“近年來,湛江產業經濟發展迅速,重點產業功能區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整體上,我市發展水平與其他發達地區還有很大差距,存在著產業效益不高、后勁不足等問題。”王上治代表湛江市政協經濟委員會、湛江市工商聯在會上發言。

王上治建議,要發揮農業大市優勢,擦亮“湛品”品牌,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優化品牌,挖掘文化內涵,增加附加值。要打造特色產業園區,以全產業鏈思維謀劃發展,如吳川“羽絨產業園”、廉江“家電產業園”、徐聞“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要發展低空經濟產業,構建完善的低空基礎設施網絡,更好填補產業結構的空缺,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人工智能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王上治建議,要建設藍色種業高端平臺,打造深遠海新型養殖示范點,實現從養殖、捕撈、加工,到銷售、物流等環節數字化精準控制。

湛江是臺風頻發地。王上治建議,要以徐聞為試點,成立臺風災害防治研究所,開展綜合性研究,培育抗臺風作物品種;發展抗臺風型基礎設施,催生防風新產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研究數字化“臺風智防”體系,提升精準高效防御能力。

大力建設專題博物館等文化產業。王上治表示,要依托麻章金牛島、雷州九龍山、廉江高橋等紅樹林濕地公園,規劃建設“紅樹林主題博物館”;依托湛江豐富的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扶持建設一批上規模、有特色、有影響的農林牧副漁專題博物館或展覽館;建造粵桂邊區革命歷史紀念館、青年運河展覽館,整合推出一批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優化湛江空間布局

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如何優化湛江空間布局,提升城市發展能級?陳勇代表九三學社湛江市委員會在會上發言,深入剖析城市架構先天不足、發展空間受到限制等問題,為優化湛江空間布局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建言獻策。

陳勇建議,要合理規劃、科學布局,建立“多規合一”的空間平臺。構建全域規劃體系,實現全市規劃“一張圖”,加快中心城區統一規劃編制。加快推進按小城市標準規劃的中心鎮建設。各縣(市)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選擇一個區位條件好、經濟和人口規模大的鄉鎮設置為縣域副中心,打造就近轉移農民、推動農民市民化的有效載體。

突出特色、組團發展,不斷優化產業布局。陳勇建議,要構建合理產業格局,以廣東湛江臨港大型工業園為雙核心,以主城區為科技源,打造產業支撐核;依托奮勇高新區、雷州、徐聞等區域園區載體打造產業拓展帶;依托麻章、赤坎、遂溪、廉江等區域園區載體打造產業優化帶;依托霞山、坡頭、吳川等區域園區載體打造產業服務帶。要發展優勢主導產業。按照“一縣一園區、一園一特色”思路,扶持做強本土龍頭企業,形成錯位發展格局。比如,吳川可聚力發展預制菜產業和濱海旅游業,并利用空港經濟區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徐聞可發展外向型加工制造產業,打造廣東對接海南的門戶城市。同時,鼓勵組團協作、抱團發展,在更大范圍內合力打造區域特色產業集群。

如何統籌安排、強化保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陳勇建議,要統籌安排新增建設用地,優先安排基礎教育、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等社會民生設施用地;重點保障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北部灣城市群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用地。要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用地供應。要盤活中心城區存量低效用地。

如何完善配套、優化服務,提升城市生活品質?陳勇建議,要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增加“一灣兩岸”聯絡通道一至兩條,疏解東西兩岸交通壓力。結合高鐵站建設,補充商貿、會展、大型文化設施等功能和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結合廣州灣舊址、赤坎老街等保護開發,打造高品質城市文商旅服務中心,同時以金沙灣、海田、調順島、海東新區為重點建設環灣主中心,打造城市商務金融中心、城市創新服務中心和城市消費休閑中心。

做好海洋文章

助推湛江高質量發展

“湛江海洋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海洋及港口資源豐富,發展海洋經濟正當其時。但還存在海洋功能規劃不適應發展要求,城市發展占用大量港灣港口黃金岸線,海岸線資源被人為破壞,海洋高技術產業和人才匱乏等問題。”戚怡代表湛江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致公黨湛江市委員會在會上發言。

做好海岸帶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建設美麗濱海城市。戚怡建議,要優化海岸帶開發與保護空間格局,出臺《湛江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湛江市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推進濱海旅游公路建設,同時實施海岸帶整治修復和綠道建設。推進海岸帶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系統治理,打造城市生態海岸,建設生態海島,提供多樣化的城鎮親海空間。

要高位謀劃湛江海洋經濟發展定位。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聚焦海洋醫藥、海洋裝備、海洋新能源、現代化海洋牧場等領域,加快海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湛江國際水產城,推動傳統漁業與電子商務、濱海旅游相融合。謀劃建設湛江南方水產種業基地,建造智能化海洋牧場,探索“海洋牧場+海上風電+海洋旅游”等融合類新業態。升級改造漁港,建設全球性的漁港經濟區。利用鋼鐵產能和船舶眾多的優勢,引進大型船舶修造企業發展海洋裝備產業。做好濱海旅游規劃,推動海洋漁旅融合發展,活化利用漁業生產過程、漁民生活場景。

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院校體系

推動湛江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目前,湛江現有市屬高等職業院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29所(含技工學校6所),全日制在籍學生約10萬人。“我市職業教育仍存在包括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尚未凸顯、專業設置落后、職業教育體系結構有缺陷以及職業教育保障不足、辦學質量不高等。”莊小健代表農工黨湛江市委員會在會上發言。

莊小健建議,要加強職業教育建設統籌,包括教育發展規劃、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將發展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協調行業主管部門定期發布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緊缺人才等目錄清單,指導職教系統動態調整專業設置和招生規模,成立多方參與的實體化組織,深度參與職業院校專業規劃、課程開發、師資建設,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調整層次結構,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院校體系。莊小健建議,要在“十五五”規劃中重點加強中專高職院校調整,立足湛江海洋經濟產業、化工、新能源等專業人才需求設置專業,整合湛江衛校、中醫學校、廉江市衛校資源(保留中職部),培養中西醫醫療、護理、醫藥等高職衛健人才。整合湛江財校、湛江藝校專業資源,培養基礎教育、文廣商貿旅藝人才。調整中等職業學校布局,提升關鍵辦學能力,從“就業為主”轉向“升學與就業并重”。

強化政策扶持,探索職業教育發展投入新路徑。莊小健建議,要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力量投入新機制,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支持重大建設和改革項目。充分利用上級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實施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動態調整機制。教育部門牽頭,人社、經信、宣傳等部門配合支持,形成合力,全方位多渠道宣傳職業教育的獨特魅力和廣闊前景。

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

打造文旅產業集群賦能城市更新

“當前在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修繕、文旅產業的發展、城市更新的賦能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改造進展較慢且不夠全面,效果不明顯;老街保護意識不強,設計方案把控不嚴,街區的風貌整體性難以維持;保護資金嚴重短缺;缺乏系統完善的歷史文化街區管理制度、設計施工規范、法律約束的強制手段和技術指導。”陳小丹代表民革湛江市委員會在會上發言。

保護傳統城市肌理,讓歷史文化街區“舊貌換新顏”。陳小丹建議,要深挖湛江人文價值和消費商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擴大修復赤坎老街范圍。把三民路、三和社區納入保護修復范圍,在老街區范圍內有計劃地恢復、挖掘、吸納富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元素,以全景呈現古商埠的歷史文脈,成為城市活態博物館。針對赤坎老街的保護,應采取“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環境協調區”3個圈層的保護模式。

要盡快啟動修復霞山東堤、漢口路一帶的騎樓風貌,保持建筑風格的延續性。圍繞霞山法式風情街周邊的5棟歷史建筑,結合廣州灣歷史,打造一條集歷史文化、美食、藝術、時尚、浪漫為一體的湛江本土特色的法式商業步行街。在老街運營中,注重文化與旅游融合,歷史與現代融合,傳統與時尚融合,傳播與體驗融合,在延伸內涵中塑造湛江的歷史文化名片。

產業集群“數質并重”,文旅賦能城市更新。陳小丹建議,要積極融入新時代特色和現代經營理念,保護街區蘊含的民俗活動、民間工藝、風味飲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導老字號品牌集聚,構建文旅新場景,融入體驗式文創。要加快老街夜經濟發展,把赤坎古商埠打造成夜經濟示范街區,舉辦夜間文娛活動,豐富“夜娛”生活,增設夜間外擺攤位,激發“夜購”潛力,實施景觀亮美工程,提高“夜景”體驗。圍繞赤坎古商埠民國騎樓和明清住宅的建筑特色,打造以騎樓街景亮化為主的沉浸式夜景。

提質升級文旅品牌,人文匯聚共建展示平臺。陳小丹建議,要通過行業頭部企業建立伙伴關系,依托大平臺推動城市格調品牌營銷推廣。發起藝術商圈行動,通過整合商圈、政策資源,引導品牌首店、概念首店、旗艦首店入駐落戶,提升街區形象、街區面貌、活動推廣。采用小規模、漸進式微改造等方式圍繞建筑加固修繕,以及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設施。


編輯:徐衛民
值班主任:羅穎露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政協委員 履職盡責
  • 兌現“民生清單” 提升“幸福指數”
  • 千噸產線技改升級 再次突破PHA量產瓶頸
  • 市婦聯攜手恤孤助學會助力困境學子
  • 中華白海豚“組團”戲水湛江雷州灣
  • “村”意盎然的湛江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