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720拖帶海經系統進行地震勘探。通訊員李井陽 攝
近日,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服”)“海經”系統首次完成珠江口盆地2600平方千米三維地震數據全部成像處理,填補了中國海油對深海深層三維地震勘探數據處理的空白,制訂了無井深水新區建模處理解釋一體化方案,為復雜構造帶圈閉評價提供可靠支撐。
在此次數據采集中,“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載中海油服自主研發的“海經”系統,在珠江口盆地布放了10條勘探電纜,作業區域水深超3000米,探測深度達到海底地層以下5600米,共完成40TB(太字節)的原始數據采集。
物探船采集的原始數據包含大量噪聲和干擾波,需要通過數據處理技術將雜亂的數據信號轉化為可解讀的高清地質圖像。面對難題,中海油服物探研究院(湛江)技術團隊創新引入深度學習技術,充分發揮AI數據分析優勢,將數據處理效率提升3倍以上,地震資料信噪比提升25%,成像清晰度顯著改善。基于“海經”系統采集的超低頻和高頻信號,技術團隊開發出寬頻處理技術,成功穿透海平面以下近萬米地層,進一步提升數據成果分辨率。
技術團隊還結合區域地質背景,融合高精度速度模型和偏移成像技術,以無井深水新區建模處理解釋一體化方案實現了地層高質量成像,有效驗證了自主地震勘探裝備的可靠性,為落實目標區基礎石油地質條件夯實數據基礎。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