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舞(右)向姜農了解良姜收成情況。記者文秋華 攝
春日的徐聞紅土地上,良姜種植正當時,田間地頭常常能看到黃亮舞的身影。作為湛江市人大代表,他不僅是徐聞良姜種植的“土專家”,更是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和推動基層治理的“連心橋”。黃亮舞深入良姜田、村委會和加工廠,深入群眾之中,將人大代表的履職使命融入日常,耐心聽取群眾的意見,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更為鄉村振興與地方發展持續賦能。
科技創新賦能
良姜產業“智慧升級”
徐聞物產豐饒,傳統中藥材良姜的種植面積及干姜產量均占全國9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良姜生產基地。長久以來,徐聞良姜一直處于粗加工、低產值的發展困局。如何提升徐聞良姜產業的附加值,推動徐聞良姜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一直是徐聞縣謀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
“良姜全身都是寶,我要讓更多人知道良姜的好!”2013年,黃亮舞瞄準徐聞良姜的發展勢頭,成立了廣東豐硒良姜有限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企業已成為國內第一家專業從事良姜現代化加工的企業,還開發了良姜溫茶、良姜速溶茶、良姜壓片糖果等產品。2019年,黃亮舞牽頭建設了徐聞良姜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初步實現了徐聞良姜從“小作物”到“大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以前我們都是把良姜當原材料賣,事實上,良姜的藥用和食用等價值都非常高,只有進行深加工不斷提高良姜的附加值,徐聞良姜才能走出一條健康、快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黃亮舞說,為擺脫良姜“粗加工”的窘境,邁入“深加工”的高層次隊伍,他帶領廣東豐硒良姜有限公司“牽手”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成立了良姜產業化創新團隊,從優化傳統采收模式、制定采后加工技術規程、建立產地初加工技術標準、開發多元化功能化產品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撐,率先開展了良姜食品、化妝品等產品研發和關鍵技術集成研究,并制定了良姜標準采收技術規程、良姜標準干燥片加工技術規程、良姜提取物、良姜飲料等一系列標準,是良姜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制定的發起者和制定者,有力支撐了良姜全產業鏈的發展。
發揮代表作用
助推徐聞良姜特色產業發展
“替姜農分憂、為人民發聲、心系‘三農’事業”是黃亮舞履職的主要軌跡。自當選市人大代表以來,黃亮舞始終不忘初心,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積極發揮代表作用,努力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黃亮舞深入走訪當地農業主管部門、農業企業主和良姜種植戶,發現制約良姜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在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上,黃亮舞提出了《關于支持徐聞高質量發展良姜產業的建議》,反映了廣大良姜種植戶和相關企業的心聲。
他建議,市級層面大力支持,科技賦能徐聞良姜產業,以“政府指導、高校支持、企業示范、姜農推廣”的模式高質量發展徐聞良姜產業。政府要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合作,引進和培養技術人才,為企業和姜農提供名優種苗和種植技術指導,指引群眾合理安排種植時間,避免徐聞良姜過于集中上市,造成價賤傷農的情況出現。此外,要極大力度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支持徐聞“豐硒良姜”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共同打造徐聞良姜區域公共品牌,不斷提升良姜產業區域競爭力。
情系鄉村
勇擔責任促振興
“鄉村振興不是口號,而是要讓農民的口袋鼓起來、生活美起來。”作為人大代表,黃亮舞在帶領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大力開展就業幫扶、消費幫扶、結對幫扶等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為推進徐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徐聞良姜產業園牽頭企業負責人,他帶動產業園內企業共流轉土地超過4700畝,同時通過采用訂單農業、“保底+分紅”等模式,帶動農戶超過5000戶,幫助農戶實現增收,聯農帶農成效明顯。他還積極參與各類扶貧活動,捐資近40萬元帶動其家鄉村民籌資建設硬底化道路及文化樓,無償為前山鎮、龍塘鎮、曲界鎮貧困戶提供良姜苗60萬斤,為邁陳鎮高考學子捐贈助學金達17萬多元。
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傾聽民意。黃亮舞扎根鄉土、初心如磐,將精力與智慧傾灑在鄉村振興與現代農業發展的征程之上,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在希望的田野上踏出了堅實履職的足跡。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