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堵墻往南挪30公分,排水溝按圖紙修,兩家以后都敞亮著走!”在雷州市南興鎮后坑村,64歲的湛能二蹲在宅基地邊界線上,用樹枝畫著調解方案。這場持續20年的鄰里宅基糾紛,在他連續15天的調解下,終于讓張、唐兩家握手言和。
自2021年成立“二哥工作室”以來,這位有著40年基層工作經驗的老黨員,已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7起,成為當地群眾心中“最接地氣的解憂人”。
自1982年退伍返鄉后,湛能二從芝園村黨支部書記干起,在基層摸爬滾打40年。“部隊教我守陣地,現在我守的是群眾的心。”2021年退休后,他主動請纓擔任義務調解員走村串戶。
“調解得同時當明白人、貼心人和老娘舅。”湛能二總結出“三員工作法”。在張某某與唐某某的積怨調解中,他先是拿出土地確權檔案厘清邊界爭議的法律依據;再翻出兩家2005年合伙打井的老照片,喚醒“共飲一井水”的鄰里情;最后請來族中長者組成調解團,用“三尺巷”的典故勸和。僵持十年的兩家主動退讓,共同出資修建了分界花墻。
湛能二帶領6名退休老黨員組成“銀發調解隊”,每月開展“滾動排查”,在春耕、建房旺季前提前介入。2023年汛期前,他們通過排查發現5起因排水不暢引發的宅基糾紛隱患,及時協調村委會修建排水渠,避免了雨季矛盾激化。這種“源頭預防+品牌聯動”的機制,使南興鎮宅基地糾紛同比下降43%,“有糾紛找二哥”成為村民共識。
經過他調解的宅基地糾紛,都會附一份“睦鄰公約”,約定共用通道維護、屋檐滴水處理等細節。在工作中,他發現部分糾紛源于村民法律意識薄弱,便聯合司法所開設“田間普法課”,用調解案例講解《土地管理法》。數據顯示,“二哥工作室”調解的糾紛中,97%實現“案結事了心和”,回訪滿意度達100%,其中3起案例被雷州市司法局列為典型教材。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