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開始。27日,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通過官方渠道查詢、咨詢有關信息,勿存僥幸心理、勿信不實信息,謹防上當受騙。(據6月28日《湛江日報》)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每一位考生都對錄取充滿美好期待。在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開始前,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發布的提醒,為廣大考生和家長敲響了警鐘,是保障考生權益、維護教育公平的舉措。這種提醒,也在重申考生避開“陷阱”上好學的重要性。
避開“陷阱”上好學,考生和家長要擦亮眼睛。陽光錄取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內容。具體來看,高校招生錄取有著嚴格的政策規定、工作流程和監督機制,每一個環節都在陽光下進行。因此,非官方渠道提供的信息,廣大考生和家長要謹慎對待。消息就提到,所謂“高價志愿填報咨詢服務”“內部指標”“有資質的高考志愿規劃師”……都是騙人的。如果考生和家長輕信非官方渠道提供的這類說法,往往就會掉入“陷阱”,造成終身遺憾。因此,考生和家長要關注官方渠道的信息。例如,2025年志愿填報期間,教育部“陽光志愿”信息服務系統及全國31個省(區、市)招生考試機構均提供免費志愿填報參考服務,發布志愿填報參考資料,考生可通過官網查詢所需參考信息,也可通過電話或線上咨詢當地招生考試機構、高校和中學了解相關政策和信息。用好官方渠道的信息來解決疑難問題,考生和家長才能免走彎路,順利“上岸”。
避開“陷阱”上好學,考生和家長需要相關部門持續賦能。除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的提醒外,相關職能部門還要堅持發力。一方面,要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管理,及時清理虛假涉考涉招信息,整治假冒官方賬號和網站;加強對志愿填報咨詢服務市場的規范,明確行業標準,打擊非法經營行為。另一方面,針對招生簡章講得天花亂墜、各式來歷不明的錄取通知書紛至沓來、沒有報名的學校招生電話卻接二連三地來騷擾考生等等亂象,多開展招生咨詢公益活動,引導考生特別是低分考生根據高考成績、興趣愛好、經濟條件等狀況來選院校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