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農墾友好農場坐落于雷州半島徐聞縣中南部,作為徐聞菠蘿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核心產區,有著50余年的菠蘿種植史,常年保持在1.8萬畝左右,年均產量超4萬噸,產值近3億元。
自“百千萬工程”啟動以來,友好農場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以產業強鎮建設資金為杠桿,構建起集科研育種、標準化種植、精深加工、冷鏈倉儲、智慧物流于一體的菠蘿全產業鏈體系,助力廣墾菠蘿從地域特產向中國“金字招牌”跨越升級。2023年,友好農場成功躋身國家第一批產業強鎮行列,為鄉村產業振興樹立示范樣板。
無人機飛防作業
引種培優:讓“傷心果”變身“致富果”
友好農場的萬畝菠蘿田處于菠蘿生長黃金地帶,早期主要種植巴厘品種,占總面積的98%以上。由于種植存在品種單一、管理粗放、單價低等問題,一度出現“農戶不敢種,商人不敢收”的窘境。
2021年以來,友好農場利用菠蘿產業強鎮項目,引進臺農16號、17號等優質鳳梨品種,篩選出果肉嫩滑、酸甜適中的臺農17號等優良品種,試驗示范種植480畝,并通過GPS定位、蓋膜、電石催花、果實套袋等技術創新,努力攻克鳳梨管理技術難題,實現了畝均利潤近3000元,讓農戶的“傷心果”變成了“致富果”。如今標準化種植模式已帶動30戶農戶種植臺農17號、芒果鳳梨、冬蜜鳳梨等新品。農場計劃3年內實現1萬畝新品種示范規模,覆蓋率達50%以上。
湛江農墾菠蘿產地運營中心。
革新流通:實現從田頭走出國門
為破解農產品流通難題,友好農場投入農業強鎮資金1000萬元,建成300平方米包裝中心與2368.96平方米物流中心,整合省級產業園資金215萬元打造4500平方米產地交易中心。如今每日清晨,包裝中心的工人為帶露菠蘿套上防護網衣,經物流中心發往湛江農墾菠蘿產地運營中心(廣東徐聞RCEP菠蘿國際采購交易中心)進行智能化分選。在這里,菠蘿經過重量、糖度、成熟度三維檢測完成“數字體檢”,然后發往全國、走出國門,年交易量突破10萬噸,實現從田頭走出國門的高效流轉。
菠蘿機械化田間管理。
精深加工:激活產業鏈深層價值
友好農場整合資金550萬元建設1640平方米的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庫,配套菠蘿分級及地磅等相關設施,并利用現有的茶廠廠房等資源引進合作方,將雷州半島無人問津的菠蘿小果,變成了“萬人迷”的鮮切小菠蘿,實現年加工菠蘿鮮果近5000噸。同時聯合省供銷社投資8376萬元,建設1.42萬平方米的冷鏈物流中心,形成5萬噸年吞吐能力。通過菠蘿精深加工與冷鏈物流服務有機融合,有效延長菠蘿產業鏈,提高菠蘿產業附加值,帶動職工和周邊農戶共享產業發展紅利。
菠蘿機械化種植。
強鎮惠民:打造聯農帶農共同體
“企業增效與職工增收并重”是友好農場的發展初心。友好農場通過示范種植,嚴格執行《鳳梨生產技術規范》,按照“50畝一格、300畝一基地”的標準,打造了3個規?;?、標準化、水肥一體化的種植基地,做到管理、種苗、技術、物資、采收、銷售的“六個統一”,實現鳳梨畝產超5000斤。農場還免費為農場職工及周邊農戶提供技術培訓,提供種苗支持、技術服務及銷售服務。截至2024年底,帶動菠蘿新品種種植面積超4000畝。
下一步,友好農場將錨定“強農、聯農、富農”的目標,主動服務“百千萬工程”,圍繞延長菠蘿產業鏈、提升菠蘿價值鏈,保障菠蘿供應鏈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打造集農業、人文、康養、旅游為一體的菠蘿產業強鎮,為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的“農墾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