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讓非遺技藝與鄉土記憶“看得見、留得住”,10月17日至27日,湛江科技學院農村科技特派員馮志紅團隊深入雷州市沈塘鎮,以墻為“紙”、以筆為“墨”,精心創作3幅主題墻繪,為當地鄉村注入文化新活力。
三幅墻繪:定格非遺韻味與鄉土風情
團隊緊扣雷州市沈塘鎮鎮的文化特色與資源稟賦,從非遺傳承、鄉土生活兩個核心角度切入,確定三大創作主題,讓墻繪既具藝術美感,又承載文化內涵。
非遺蒲草全流程主題墻繪。
非遺蒲草全流程主題墻繪以當地非遺“蒲草編織”為核心,生動還原蒲草從“田間種植”到“手工收割”,再到“精細編織”成籃、燈具等成品的全流程。畫面色彩明快,不僅展現了蒲織技藝,更凸顯了當地村民依托非遺技藝的勞作智慧。
蒲織非遺遠航主題墻繪創作過程。
蒲織非遺遠航主題突破傳統非遺展示的局限,以“文化遠航”為創意,將蒲織與“船帆”“海浪”等元素結合,寓意當地蒲織非遺從鄉土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既體現了非遺技藝的傳承,也傳遞了鄉村產業發展的未來愿景。
本地米酒小賣部主題墻繪創作過程。
本地米酒小賣部主題墻繪聚焦當地特色生活場景,以“米酒小賣部”為原型,既保留了鄉土記憶,也讓外來游客能直觀感受當地的生活氣息與民俗文化。
校地聯動:科技特派員化身 “文化傳播者”
此次墻繪創作是湛江科技學院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踐行“校地聯動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創新實踐。團隊成員不僅發揮專業優勢,將藝術創作與鄉村文化深度融合,還在創作過程中與當地村民充分溝通,傾聽他們對家鄉文化的理解與期待,讓墻繪真正成為“村民喜歡、鄉村需要”的文化載體。
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依托農村科技特派員平臺,結合鄉村實際需求,開展更多文化賦能、技術支持類活動,讓高校資源真正下沉鄉村,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