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對N95口罩進行加工、檢查、完善等工序操作。 記者李忠攝
????“靠化緣是靠不住的,一定要自己造!”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只只口罩快速飛出……一個月前,作為一個擁有800多萬人口的城市,湛江連一家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的企業都沒有。2月22日,屬于湛江自己的第一條N95生產線正式投產。日產4萬只口罩,從廣東匯通乳膠制品集團有限公司遂溪嶺北工業園車間飛馳到我市各地防疫一線。
????與此同時,匯通公司的7條平面口罩生產線也將于近日投產,10多家本地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也正在爭分奪秒破解難題,轉型生產醫用口罩。一只看似簡單的口罩,在生產線上只需一秒就能成型。但從“一罩難求”到保障供應、“湛江造”醫用口罩從無到有,背后的故事卻比機器的構造更加復雜曲折。
????解難題 黨委政府全力以赴
????“湛江造”醫用口罩從概念萌生到機器正式投產,僅僅用了16天。在設備難求、核心材料告急、人手緊缺的情況下,市委書記鄭人豪、市長姜建軍多次實地調研現場解決問題,多次召開會議部署有關工作,黨委政府領導、各有關部門和本地口罩生產企業可謂披荊斬棘,趟出了一條為健康護航之路。
????吳川市粵興勞保用品有限公司位于吳川市王村港鎮,主要經營勞保用品、口罩、棉紗手套、塑料制品的加工、銷售及研究開發,貨物進出口等。在市場無法購買醫用口罩的情況下,勞保口罩便“頂上”。春節期間,該公司提前復工復產,24小時不停機,確保口罩日產量達28萬只。
????經過一段時間生產后,該企業急需的耳帶子輔助材料告急,即將面臨斷供停產待料的嚴峻態勢。湛江和吳川相關部門急企業所急,正在廣州進行物資籌集的工作組人員馬上和省有關部門對接,聯系耳帶生產企業、省紡織協會等。正在此時,吳川市科工貿和信息化局也積極拓寬思路,找到當地一家生產窗簾絲帶的企業——吳川市穗興帶業有限公司,希望該公司對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試產口罩耳帶子。該公司總經理吳建強充分發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在初次試產失敗后毫不氣餒,經過三天三夜奮戰,于2月12日下午終于試產成功。新購的5臺生產設備也已投產,口罩耳帶產能達到100公斤/天,有效緩解了本地口罩企業的生產壓力。
????自2月5日起,粵興公司每天向湛江和吳川共提供KN90口罩21萬個、一次性口罩12萬個。目前正在籌建4條醫用口罩生產線。從2月7日起,我市通過“湛江政府網”公眾號推出口罩限額預約購買服務,每天約投放10萬個非醫用一次性口罩,產品正是出自粵興公司。截至2月26日,已向公眾投放口罩2129710個。
????即便如此,我市口罩依然緊缺,粵興公司主動進行擴產,但面臨問題也不少。2月19日,副市長黃明忠帶隊到該公司,協調解決公司資金緊張、生產原材料不足、口罩生產許可證辦理周期長等問題。市自然資源局現場指導該鎮辦理相關用地手續,解決企業擴產難題。市金融局現場協調相關銀行與企業對接,并督促銀行加快放貸。市工信局現場指導企業開展技改扶持申報工作,切實解決企業資金困難問題。
????疫情不退,醫用口罩的需求源源不斷,本地生產企業又面臨著核心原材料——熔噴布短缺的問題。我市相關部門積極對接省工信廳,點對點協調廣州和東莞相關企業,幫助匯通公司和同德藥業購買熔噴布等原材料事宜。為協調解決因湖南省管控,導致匯通公司從湖南采購的10萬噸熔噴布原材料無法按時交貨問題,第一時間上文省工信廳,請求省工信廳發函協調湖南省工信廳解決相關問題,確保匯通公司原材料供應。2月26日,市委書記鄭人豪在調研中得知由于肇慶市政府的統一管控調配,粵興勞保公司所需熔噴布短缺后,現場打電話與肇慶市領導協調對接。2月27日上午,記者致電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采訪時,他們正在趕往肇慶協調的高速公路上……
????為戰“疫” 企業排除萬難轉產擴產
????醫用口罩是小眾產品,湛江沒有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僅有一家勞保用品企業生產勞保口罩。但湛江有多家醫藥和醫療器械企業,轉產醫用口罩可解燃眉之急。
????在此情況下,我市及時出臺技術改造政策,通過技改快速轉成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醫用手套、醫用酒精等應急物資生產的企業,給予設備投資金額70%的事前獎勵,單個企業獎勵金額最高可達 500萬元。
????在緊要關頭,各家企業紛紛肩負起社會責任,發揮自己的熱能,積極轉型抗擊疫情。匯通公司成功轉產醫用口罩,同德、嘉力手套、粵興勞保等14家企業正在籌備醫用口罩生產線。
????廣東匯通乳膠制品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專業生產乳膠制品類醫療器械的民營企業。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為援助疫區,匯通公司提前啟動醫用手套生產,日產醫用手套 55 萬套,重點保障湖北、廣東等十余個省份定點處置醫院的需求。
????2月6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曹興到匯通公司調研要求公司結合形勢需要,加快制定醫用口罩生產改造方案,力爭在15天內建成投入生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快速籌建醫用口罩生產線,同日中午,遂溪縣副縣長黃志堅、匯通公司董事長顧柏明立即動身前往東莞恒銳機械有限公司洽談生產設備事宜。目前,口罩生產設備、原材料等均屬于國家和省統一收儲調配物資,全國各地眾多企業競爭激烈。經過多方努力協調,在市政府有關部門的“護航”下,匯通公司成功購置了1 條N95生產線和7條“一拖二”共14條平面口罩生產線。
????買到了機器,卻面臨缺少技術人才,機器無法運轉的問題。2月14日,企業負責人攜一批優秀技術人員赴東莞生產廠家,在車間睡了三天四夜“拜師學藝”,學習生產口罩的先進技術,終于攻克了難關。
????2月22日,該公司1條N95生產線已正式投產,日產量4萬只;2條“一拖二”共4條平面口罩生產線已于2月25日完成設備調試,將于近日投產,預計日產量10萬只;另5條“一拖二”平面口罩生產線預計3月5日前投產,屆時將形成日產80萬只醫用外科口罩的生產能力,將大力保障湛江及周邊地區口罩供應需求,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目前,公司N95口罩和平面口罩樣品都已經廣東省藥監局檢驗合格。
????拓渠道 “買”“贈”結合眾志成城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各地口罩需求量井噴,以至于斷貨脫銷。由于國家和省統一收儲調配,市面上“一罩難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協調指揮,廣開渠道,成立6個工作組加大國內外醫用口罩等重點物資采購力度,并發動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捐贈醫用物資,加大海內外捐贈力度。
????在國內醫療物資緊缺的情況下,我市啟動了境外防控物資采購工作。1月31日下午,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委托,副市長歐先偉率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局、市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趕赴海南與委托機構進行對接,首次打通我市境外大規模采購防控物資渠道。
????2月3日凌晨0時許,從境外購置的首批330箱醫療物資(7000套防護服、10萬個醫用口罩等)從海南三亞運抵我市。其余防控疫情物資也按進度完成運輸到達,有效緩解我市防控疫情物資緊缺。
????與此同時,市領導兵分多路行動。副市長黃明忠多次率隊赴省工信廳、省發改委、省衛健委等省直部門,及時向省級對口部門匯報緊缺情況,協調口罩等防疫物資的調配工作,爭取省支持解決一部分,并親自登門拜訪廣州等地區的口罩生產企業,盡可能多“要”口罩、多“買”口罩。
????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國聯水產充分發揮自身“全球買、全球賣”的全球化經營優勢,在美國、德國、墨西哥等國家分批采購了3萬只N95防護口罩和5萬只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于2月10日全部捐贈我市抗疫一線。
????2月27日上午,民建湛江市委會向湛江市紅十字會捐贈抗疫物資捐醫用口罩4000個,以實際行動助力湛江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由市知聯會、市新階聯及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代表人士組成的抗疫工作組,2月3日將募集到的1400個醫用口罩分別送到汕湛高速坡頭出口疫情檢查站和沈海高速官渡出口疫情檢查站,2月24日又向赤坎區沙灣街道辦、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湛江市第一中醫院等防控一線單位捐贈口罩15000只。
????市委統戰部會同市僑聯,協調省委統戰部(省僑聯),從南非客家聯誼會捐贈給廣東一線醫院的一批N95口罩中爭取到3400個,捐贈給湛江中心人民醫院。
????湛江嘉力手套公司黨支部向我市捐贈醫用口罩10萬只和醫用手套20萬只;廣東云鷹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先后兩次捐贈醫用口罩共8萬只;廣東省僑界仁愛基金會捐贈一次性醫用口罩5萬只;華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捐贈醫用口罩5萬只;湛江市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分三次共捐贈口罩5.45萬只;佛山市廣東省湛江市商會捐贈口罩4.5萬只;巴斯夫公司捐贈口罩8000只;市政協委員葉國榮向市有關部門捐贈醫用口罩約5萬個;湛江康正醫藥公司、益民醫藥有限公司、燕塘牛奶公司、歡樂家、華豐醫藥公司等一批愛心企業和人士紛紛捐贈,匯聚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不等不靠不要!外抓采購、內抓生產!我市多措并舉保障供應,科學配置統籌調撥,“一企一策”推動企業復產、轉產、擴產。
????截至25日,全市共籌集口罩741萬個,社會各界捐贈一次性口罩133.63萬個、N95口罩88425個;共撥出口罩627.76萬個,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