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美麗湛江灣。 記者 郎樹臣 攝
3月29日,省委、省政府正式發布《關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湛江未來發展定位和方向,賦予推動湛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描繪未來發展藍圖。這是廣東省為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出“新招”、用“實招”,立足“珠西崛起”、“兩翼齊飛”的戰略格局中,謀劃湛江在“兩翼齊飛”的擔當和責任,這是湛江的歷史使命,也是湛江830萬人民的多年所盼。省將集中資源,以差異化的支持政策支持湛江發展,這是湛江迎來大發展的歷史機遇。重責在身,重任在肩,我們如何用好用活政策,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精準度,讓政策落地生根,發揮實效;讓重大項目開花結果,強化支撐;讓重大事項推進落實,保障發展。結合“十四五”開局之年的任務,應在哪方面有所擔當,有所作為?
省委、省政府出臺《意見》,這在湛江歷史上是第一次,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必將對湛江未來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對提升湛江輻射帶動粵西區域發展能力,引領沿海經濟帶西翼振興發展,構建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要倍加珍惜省委、省政府給予的政策機遇和厚愛支持,積極主動作為,不負使命,抓住機遇,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市發改局局長聶兵在接受本報“感恩奮進 起而行之”系列專題采訪時表示。
《意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為湛江提供了發展路徑和行動指南。一是注重戰略對接,提出支持我市打造成為服務重大戰略高質量發展區、陸海聯動發展重要節點城市、現代化區域性海洋城市、全省區域協調發展重要引擎四大戰略定位。二是抓住關鍵環節,制定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綜合服務功能、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四大任務。三是強化賦能提級,明確建設區域性創新、文化教育、醫療、金融、商貿服務五大中心。
《意見》共分為7章25條,包括:一是總體要求。明確指導思想,提出了四大戰略定位,統籌設定2025年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二是重點任務。圍繞發展目標,對應四個戰略定位,提出了推動湛江深度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建設高水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等5個方面,加強與海南自由貿易港聯動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重大產業集群等19項重點任務。三是保障措施。提出了賦予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強化要素保障支撐等3項保障措施。四是重點政策事項清單。突出操作性和實效性,提出15方面共20條重點政策事項清單。
“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的《意見》與珠海、汕頭側重點略有差異,對重大產業集群發展、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尤為重視,這正是目前制約我市快速發展的短板所在。”聶兵表示,省委、省政府經過充分調研,制定了對湛江更有針對性的發展措施,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因地施策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也證明了省委、省政府下功夫花力氣解決粵東西北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決心。
聚眾之力,集眾之智
確保《意見》順利出臺
2019年以來,市發改局作為我市協助省起草《意見》牽頭部門,真切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對湛江發展的關心厚愛和支持,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高度重視,多次主持會議協調和審議湛江等三市發展政策制定工作,就加大對湛江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出明確要求。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克慶多次指導協調湛江等三市政策文件起草具體工作。省發改委負責《意見》起草工作,加班加點,千錘百煉,多次協調省有關部門給予支持性意見,對于我市提出的省級權限內訴求事項,基本都得到省有關部門同意納入《意見》。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意見》得以順利出臺實施。
這份《意見》,也凝聚了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市有關部門的智慧和心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心謀劃,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做好《意見》起草和修改的相關工作。市委書記鄭人豪、市長曾進澤高度重視和關注《意見》起草工作,多次指導和提出修改意見,多次拜會省委省政府領導和省直部門,積極為我市爭取政策,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肯定和省直部門的大力支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曹興率市發改局多次拜會省委辦公廳、省發改委協調推進《意見》起草制定工作,爭取各方支持。市有關部門積極爭取對口省直部門支持,跟蹤落實我市重要訴求納入《意見》。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接下來,我市還將不斷完善《意見》落實推進工作機制,督促市有關部門落實主體責任,結合實際制定配套文件,細化措施,推進落實,做好《意見》的實施工作。
推動《意見》落地見效
促進湛江實現高質量發展
市發改局將如何把握機遇,科學謀劃湛江高質量發展?
聶兵表示,一方面,市發改局將積極做好我市“十四五”規劃與《意見》的銜接工作,以省委省政府印發的《意見》為綱領,在實施我市“十四五”規劃的過程中,加強對接和連接,將“十四五”規劃和《意見》目標任務結合統一起來,共同引領和帶動我市未來十五年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積極對接落實《意見》支持政策,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強同對口上級部門的對接,一一對照《意見》支持政策,協同有關部門制定需省支持事項清單,實現《意見》政策真正賦能到我市,運行中遇到重要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爭取支持解決,要善于從中尋找機遇、挖掘項目、爭取資金,力求實現政策效應的最大化。此外,市發改局將重點圍繞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發展平臺,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切實用好用足用活《意見》提出的人才、土地、資金等支持政策,確保《意見》落地見效。
接下來,市發改局將結合職能,加快“三個一”建設,突出做好“四篇文章”,深入實施“五大產業發展計劃”,確保《意見》落地見效。一是加強與海南相向而行。加快推進瓊州海峽一體化進程,加快瓊州海峽經濟帶建設,謀劃建設粵瓊(徐聞)特別合作區。加強與海南在國際能源、大宗商品交易、航運、海洋產業、健康醫養、旅游、農業等領域和產業的深度合作。二是加快構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成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規劃建設40萬噸級鐵礦石碼頭,加強東海島、寶滿、烏石港區支線等重點疏港鐵路建設,大力推進我市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建成湛江吳川機場及機場高速公路,加快廣湛、合湛、湛海高鐵規劃建設以及推進南寧至湛江高速廣東段、玉湛高速雷州支線等一批高速公路建設。三是進一步發展壯大重大產業和優勢產業。依托寶鋼、中科煉化、巴斯夫等一批重大項目,重點謀劃建設大型產業園區,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等高端制造業,推動產業鏈現代化和完善配套能力。扶持海洋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建設“粵西數谷”,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全產業鏈發展熱帶農業,加快遠洋漁業、中醫藥產業、水海產品加工、綠色家電、全域旅游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四是加快提升我市城市發展能級。推進湛江經開區等一批重大平臺高質量發展,加快湛江灣實驗室建設,打造區域創新中心;提升我市基礎教育和高職教育發展質量,扶持廣東海洋大學等三所高校發展,打造區域文化教育中心;支持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建設高水平醫院,打造區域醫療中心;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區域商貿服務和消費中心。同時,爭取金融機構區域總部落地,設立海洋發展基金等方式促進金融資源集聚發展。五是積極融入“雙區”和“一帶一路”建設。抓住廣州—湛江“核+副中心”深度協作機遇,按照框架協議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開展合作,尤其在港航交通、汽車制造、產業園區共建、人才交流方面重點推進,帶動我市經濟發展。建設奮勇東盟產業園、湛江綜合保稅區等對外開放平臺,深化開放合作。同時,對標世界和國內一流標準,深化我市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解決我市經濟發展堵點痛點問題。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聶兵表示,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要求,全市發展改革系統將結合《意見》,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高質量發展要求上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市“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新的貢獻,以實干實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