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下午,在湛江海事局、雷州市公安局、農業農村局、交通運輸局等部門的監督下,一艘涉砂“三無”船舶被實施拆解。這是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及廣東省清理整治“三無”船舶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海事部門推動自行拆解的首艘“三無”船舶。
據了解,今年1月16日,該船在雷州市南渡河水域與一艘漁船發生碰撞,湛江徐聞海事處開展事故調查時發現該船無法提供船舶相關證書,疑似一艘“三無”船舶。海事執法人員立即對其采取行政強制扣押并展開進一步調查處理,但船主一直無法提供相關證書。為加快推進處置該船,海事部門主動聯合公安海防打私、漁政等部門商討對策,最終推動船主向海事部門提供了證明資料,后經聯合辦案組現場勘測,發現船舶參數與船主提供的資料明顯不符。
3月16日,聯合辦案組召開會議對該船進行“三無”船舶認定處置,并于當天約談船主。海事執法人員向船主耐心講解水上交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使其意識到“三無”船舶參與海上運輸的嚴重危害性及后果。權衡利弊后,船主當天表示愿意自行拆解船舶,并于3月17日簽署了自行拆解船舶承諾書。
據海事執法人員介紹,“三無”船舶,指無船名船號、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的船舶。船舶通常船體小、船況差,經受不住風浪和外力的撞擊,且駕駛人員未接受任何航行安全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存在巨大的安全風險。同時,因為其未配備防污染設施設備,很容易對水域環境造成污染。此類船舶多涉嫌非法載客、非法運輸貨物等違法行為。
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湛江海事局一方面強化陸域巡視、水域巡航、電子巡航,加強對轄區水域船舶動態的排查以及對交通運輸類“三無”船舶的排摸、跟蹤和取證,掌握轄區狀況和船舶底數。另一方面,與地方政府積極開展聯合行動,堅決打擊各種“三無”船舶作業等違法行為,對轄區非法采運砂、內河船舶參與海上運輸等違法行為也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