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村民正在了解“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使用情況。 記者 黎陽明 攝
“這樣的營商環境,我們非常有信心!現在二期三期項目已經在做規劃了,后期會擴大經營,規劃更多產業進來。湛江政府部門對重點企業開綠色通道,服務效率和質量不比珠三角差,非常好!”廣東同暢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朱詩勇對湛江營商環境豎起了大拇指。
營商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投資。我市于今年2月啟動“營商環境整治提升年”活動,并將其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自選動作,印發《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和《營商環境各項指標工作任務臺賬》,對標北上廣深杭等一線城市,確定了18個方面70項目標任務,著力減流程、減時間、減成本、優服務,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的“組合拳”。
截至目前,70項目標任務已如期完成,推動我市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催生了一批新的市場主體,為湛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今年1-11月,全市新增市場主體5.6萬戶、增長5.18%,新增個轉企612戶、增長27%。
惠企政策落地見效
營商環境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今年,民建湛江市委提出《關于進一步優化湛江營商環境的建議》重點提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由市委主要領導領銜督辦,市工信局牽頭會同各職能部門認真落實提案辦理各項工作,結合“營商環境整治提升年”活動,推動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切實為企業“減負”,解決了一批“疑難雜癥”。
《湛江市關于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的若干措施》《湛江市貫徹落實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責任分工表》等一批文件制定實施。此外,市工信局、市金融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人社局等部門分別牽頭起草制定“綠色通道、專項融資、培育上市、科技創新、市場開拓、人才培育及權益保護”六大行動計劃,從多維度發力,從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較為突出的訴求切入,直擊問題要害,共制定了82項有針對性的、可落地的具體措施,全方位激活中小企業發展的“一池春水”。未來3至5年,將為100家專精特新、主營業務前50名的重點企業設立綠色通道,為至少300家規模以上企業實行專項融資,推動全市中小企業實行科技創新,暢通國內國外市場,培育引進高層次人才,培育一批隱形冠軍企業走向資本市場,助力全市中小企業躍上新臺階。
市金融局牽頭制訂《湛江市構建省域副中心城市金融發展體系工作方案》,推動本土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其中,在聚焦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上,持續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大力推進企業上市三年行動。目前我市入庫目標企業100家,歡樂家于今年6月上市,粵海飼料獲證監會受理IPO申請材料,壹號食品、五洲藥業、東島新能源等企業正在籌備上市工作。
為持續優化湛江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由市政府作為提案單位,市發改局牽頭起草了《湛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擬通過立法手段優化營商環境。目前,市人大常委會已對該條例進行了兩次審議,認真研究吸納各方意見和建議,對條例進行修改完善。
半天開辦新企業
半天時間能做些什么?在湛江,新開辦企業0.5天就能實現辦結,而且免費印章1小時完成刻制,大大地方便了企業,節約了企業成本。這是湛江市市場監管局全力貫徹落實“營商環境整治提升年”活動,推行企業開辦“一網通辦”“一窗通取”,貼心高效服務開辦企業的一項便民利企措施。
“現在刻公章都免費了嗎?我來了不到一個小時,公章刻好送到了,營業執照也有了!”日前,前來申辦企業開辦業務的洪女士在湛江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收獲了驚喜。當天,洪女士前后花了一個多小時,一次性辦妥企業開辦相關事項并即時領取了營業執照、發票和稅控設備。
“通過一網通辦平臺申請企業開辦,給我們帶來了很大便利,辦理流程很快,效率也高,還能同步申請辦理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員工參保、公積金繳存、銀行預開戶等一系列事項,不用跑多個部門辦事,很方便,節約了我們的成本和時間。”今年6月,廣東金九集團有限公司的玉先生在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企業開辦“一窗通辦”專窗前順利開辦企業,并拿到包括營業執照、稅控設備、印章等在內的開業“大禮包”,對“一網通辦”平臺的便捷高效服務給予點贊。
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圍繞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持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開發建設“銀政通”一體機項目,推進免費刻制公章,推動企業開辦“掌上辦”“指尖辦”等系列改革舉措,著力降低企業開辦制度性成本,大大提升了企業開辦工作效率。
交地即可開工
行政審批時間過長、審批流程繁瑣,是企業反映最多的痛點堵點。今年初,雷州市政府將涉及雷州市發改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水務局等四個單位的40項行政審批權限委托雷州市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行使,專為園區設立“二號章”,企業入園可享受“一站式審批”服務。
第一家入駐雷州工業園區的企業——廣東威希德科技有限公司從土地“招拍掛”到動工建設,僅用時45天。說起項目落地的整個過程,該公司負責人車振翅連連稱贊:“從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到獲得工程施工許可證等三個證件,整個流程只需要5個工作日。這是我創辦企業以來感受到營商環境最好的一次,真正實現了‘辦事不出門園’、‘拿地即開工’。”
“二號章”和“拿地即開工”實現后,已入園企業及意向到雷州投資的企業信心倍增。今年以來,已有100多家企業到雷州洽談投資,廣州越秀集團、深圳華僑城、廣東粵海水務等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紛紛搶駐雷州。
世界雷州半島聯誼總會會長、廣州市雷州商會會長林翠珠在回鄉考察時感慨道:“切身地感受到家鄉營商環境的大變化,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熱情高漲,家鄉發展前景可期。我們外出鄉賢愿與父老鄉親一道,搶抓機遇謀發展,為家鄉加快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加快辦理各類工程建設項目開工或者施工許可手續,真正實現“交地即開工”目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市住建局整合措施并大膽改革創新,推出“交地即開工”指導意見。該意見指出只要屬于“標準地”“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綠色通道”的項目,均采取告知承諾制信用審批方式,為項目辦理提前開工建設手續。目前,湛江已經有54個項目享受到政策紅利,占全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辦理量的15%,可讓工程節約3-6個月工期,有效加快了我市大部分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進度。
數據賦能惠民生
“在麻章區稅務部門的貼心輔導和高效服務下,我們公司2143.5萬元退稅款不到三天就到位了,及時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有這樣一流的營商環境,我們企業更加放心了!”說起這筆退稅,湛江恒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贊不絕口。
退稅審批“跑”出加速度,得益于稅收大數據賦能。市稅務局強化稅收大數據分析應用,推行“主動推送+立刻受理+加速流轉”新模式,使退稅業務辦結時間由原本的10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今年以來,共審批出口退稅、留抵退稅約17億元,第一時間把稅收政策“紅利”送達市場主體。
今年以來,我市“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市政數局建設全市統一預約辦理系統,梳理進駐政務服務實體大廳事項清單,并在系統上進行事項配置,目前已實現進駐實體大廳的辦理事項網上可預約率100%。同時,要求全市相關部門優化辦理流程,實現更多事項網上辦理,目前全市依申請事項可網辦率為 96.67%。“粵省事”“粵商通”事項覆蓋范圍持續拓展,截至11月中旬,“粵省事”湛江服務事項970項,關聯電子證照業務68種,全市實名注冊人數超過668.7萬人,全省排名第五位,實名用戶數占常住人口(按698萬計算)的比例為95.8%,市民通過“粵省事”查詢辦理業務8665萬筆;“粵商通”湛江專區可辦事576項,其中,辦理類385項,查詢類191項,覆蓋企業注冊登記、銀行開戶、招投標、中介超市等四大服務領域。
為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湛江率先部署推廣“粵智助”,以雷州市為先行點優先投放部署自助機。目前,已在雷州市各行政村陸續投放自助機391臺。基層群眾只需刷身份證,就能輕松在家門口自助完成多項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金融服務事項的辦理,就近即辦、一機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