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湛江晩報3月11日06版報道:廉江市車板鎮撂荒地變“希望田”,廣州市白云區派駐車板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協同鎮推進各類土地流轉1500多畝,引導農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將土地流轉給個人或集體。一批荒地被充分利用,成為豐收在望的“希望田”。
陽春三月,萬象更新,農村春耕生產正全線鋪開,到處呈現熱氣騰騰的景象。筆者在各地報紙和電視臺上不時見到將農戶分散經營的“小田”并成“大田”,實現土地流轉規范化、規?;⒓s化的新聞,深為今日農村改革創新叫好。今天,在湛江晩報上也讀到這類新鮮火辣的新聞,感到湛江的農業同樣在與時俱進,土地流轉穩步推進,廣闊的鄉村田野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集小塊農田為成片大塊,變單打獨斗為抱團作戰,廉江市車板鎮走出一條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農村農業實現集約化產業規模化經營,走抱團發展之路,其亮點突岀體現在利益主體明確,經營方式靈活,提質增效顯著,做大做強迅速,已成為中國農村最具活力、最有潛力、最有發展前景的農業經營方式。
農業發展走流轉集約之路,必須造就一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把一批具有農業情懷、農業基礎、農業夢想的青年農業創業者凝聚起來,把他們放在振興農村的大舞臺上,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心用情用力繪出最新最美最燦爛的圖畫。新型職業農民不僅新在身份上,更新在依靠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開展農業生產經營上。利用流轉平臺,給新型職業農民提供大顯身手的機會,助力他們快速成長。
在這場農業創新變革中,政府職能部門應高度重視,全力支持,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機遇意識和行動能力,讓更多撂荒地變成“希望田”“豐收田”。要加大土地流轉審批服務力度,提高融資采購生產管理效率,不斷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競爭實力。
抱團發展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積極適應大數據信息時代發展趨勢,把農業基本盤做大后,要盡快搭建網上農資和農產品交易平臺,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要依托鄉村優勢資源,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著力打造農業品牌,靠品牌優勢占領市場,讓鄉村振興行穩致遠,讓廣大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