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湛江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印發實施

共建共護紅樹林生態系統

2022-03-19 15:52 來源:湛江晚報 作者:文/記者卓朝興 通訊員黃藝文 圖/記者李嘉斌

通明灣的紅樹林生機盎然。

3月18日,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湛江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有關情況,并就相關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經湛江市人民政府同意,湛江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印發實施《湛江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該《規劃》有以下亮點:注重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引領;注重以更高標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注重陸海統籌和美麗海灣建設;注重自然生態保護修復;注重現代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建設。

高空鳥瞰通明灣,美麗的紅樹林如夢似畫。

【熱點一】

“十四五”期間我市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有哪些舉措?

如何將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貫徹落實于湛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開展碳排放達峰行動,是我市“十四五”期間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持續推進多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增強氣候韌性,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我市著重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夯實碳排放控制基礎支撐。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按照國家、省工作部署,明確我市中長期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思路,在電力、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造紙、水泥、建材等行業,統籌開展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深挖碳減排潛力,推動重點高耗能工業行業盡早實現碳排放達峰。同時,加強碳排放統計基礎支撐能力建設。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統計與核算,加強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協同控制,從政策規劃、數據統計及考核機制等層面構建協同控制框架體系。

二是推進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持續優化能源結構,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制度,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保障煤電等重點領域用煤需求,其他領域新建耗煤項目必須嚴格實行煤炭減量替代,力爭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以上。

三是加強森林經營和森林撫育,綜合實施紅樹林造林及修復,提升陸地、海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四是加強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生命線系統和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提升城市能源供應系統、交通運輸系統、建筑設施、垃圾處理設施、自然生態等多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通明灣的大片紅樹林,生機盎然。

【熱點二】

“十四五”期間我市生態環境將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如何確保我市生態環境質量?

“十四五”期間,我市突出精準、科學、依法、系統治污,實施精細化環境污染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工作有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強化協同防控,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以臭氧和PM2.5防控為核心,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推進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制鞋、工業涂裝、家具等重點行業及機動車和油品儲運銷等領域的VOCs減排,啟動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嚴格實施工業爐窯分級管控,提升大氣環境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大氣環境質量繼續領跑全省。

二是強化“三水統籌”,著力打造美麗河湖。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攻堅,堅持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兩手發力,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推進鑒江、袂花江、九洲江、南渡河干流及支流截污及生態整治,加強鶴地水庫入庫支流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開展萬里碧道建設,爭創美麗河湖典范。

三是強化陸海統籌,推進美麗海灣建設與保護。以美麗海灣建設為目標,強化陸海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的統籌聯動,開展吳川金海岸、湛江灣、三吉灣等重點海灣綜合治理攻堅行動,著力打造“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

四是堅持防治結合,維護土壤和地下水環境安全。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控結合,強化源頭防控和土壤分區分類治理,協同推進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確保土壤和地下水環境安全。

五是實施生態振興,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以實施鄉村生態振興為抓手,加快農業綠色發展,嚴格防控種養殖污染,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補齊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突出短板,積極創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六是厚植生態底蘊,鞏固提升雷州半島生態優勢。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基本方針,加強鶴地水庫、紅樹林等陸地和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維護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全力打造“紅樹林之城”,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監管體系,推動實施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筑牢區域生態安全格局。

七是強化全過程管控,筑牢環境風險防控底線,牢固樹立環境風險防控底線思維,強化危險廢物、重金屬、危險化學品、新污染物風險管控和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全面保障生態環境安全與健康。

【熱點三】

湛江正在全力建設“紅樹林之城”,“十四五”期間我市在紅樹林保護修復方面有哪些舉措?

我市將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基本方針,加強鶴地水庫、紅樹林等陸地和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維護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全力打造“紅樹林之城”,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監管體系,推動實施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筑牢區域生態安全格局。

一是以打造全國聞名的“紅樹林之城”作為新時期湛江生態建設的重心,引導全社會共建、共管、共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到2025年,完成現有紅樹林修復1370公頃,紅樹林造林2813公頃。

二是組織開展湛江市紅樹林碳匯、海洋碳匯核算方法學研究,并申請成為廣東省碳普惠核算方法學,推動相關項目碳匯量得到廣東省官方認可并交易,為相關碳匯項目開發提供支撐。持續關注紅樹林生態系統在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加強紅樹林碳匯項目研發,探索建立紅樹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途徑,全方位助推紅樹林轉變為“金樹林”。

編輯:陳廣灝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