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湛江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高質量“開門紅”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良好基礎。(4月29日《湛江日報》)
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38.4億元,同比增長17.4%,增速排全省第3位;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6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6%;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30億元,增長34.7%……奮進湛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一季度外貿成績單。“開門紅”的背后,折射的正是外貿的回暖、市場的突破,是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態勢。這也充分證明,湛江堅持“三化三大”發展理念,凝心聚力抓產業、抓風口,順應發展大勢、契合本地實際,走對了方向。推動外貿主要指標邁入全省第一方陣,我們又挺進了一大步。
外貿成績單的滿眼“高光”,藏著一套“提分秘訣”。
第一招,是“雙”——以雙統籌奪取雙勝利。外貿“開門紅”,是湛江堅持“動態清零”,全力以赴防疫情、穩經濟的結果。湛江海岸線綿長,“外防輸入”壓力大,一方面要推動外貿發展,另一方面要做好疫情防控,考驗的正是雙統籌的能力。堅持“一鏈一策”“一企一策”,解決好支柱產業、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等遇到的實際困難,才換來了一季度外貿成績單的“開門紅”。
第二招,是“高”——以高站位贏得主動權。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市對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東進出口30.8億元,增長104.6%;對東盟進出口16.3億元,增長17.1%;對澳大利亞進出口增長125.1%;對日本出口貿易額增長超一倍。可以看到,湛江外貿多元化有了新成果。尤其是湛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的貿易往來緊密度進一步提升,這不僅能帶來新的增長極,更是以高站位贏得了戰略主動。心懷國之大者,湛江扛起了國家“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廣東對接東盟前沿城市的重任,區位優勢潛力愈發彰顯。
第三招,是“借”——借時勢東風揚帆出海。今年一季度外貿的最大變化,是RCEP的實施,而湛江很巧妙地借政策東風,將其變成了最大增量。一季度湛江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30億元,占全市外貿比重21.68%。湛江借的另一大“頂流”,是預制菜。經深加工成美味的水產預制菜,“走”上了世界各國的餐桌。借RECP及預制菜的東風,湛江企業有底氣、有能力確立目光更長遠的戰略,有效利用各種資源,獲得更多國內外訂單,于是就營造出了“乘風破浪”的“出海”格局。
第四招,是“抓”——提服務效能搶抓機遇。機遇抓住了就是“跳板”,抓不住就是遺憾。誰都知道RCEP是新機遇,就看在新賽道上誰能領跑、誰能超車。去年以來,湛江全市上下抓發展、抓產業、抓風口的意識越來越強烈,思路越來越清晰。加強金融支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RCEP政策宣講……一系列助企紓困舉措持續發力,形成了政企協力的良好局面。化信心為干勁,變機遇為實績,是各地各部門與企業一起奮斗,拼出了一季度外貿“開門紅”。
面對外貿“開門紅”,我們在增強工作信心的同時,又要保持頭腦清醒,保持“穩”的定力,增強“進”的動力,為外貿主要指標邁入全省第一方陣注入更多“湛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