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湛江市徐聞縣邁陳鎮最南部的一個小漁村,連片的魚塘成了這里一道風景線。這是廣州市南沙區派駐湛江市徐聞縣邁陳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為推動產業振興而引入的新型海水養殖項目,項目從“小切口”做“大文章”,由龍頭企業帶動部分農戶養殖致富,首期帶動約120名村民就近就業。同時通過合作經營的模式,讓經濟薄弱村變成產業強村。
引入龍頭企業,打造標準化養殖示范
邁陳鎮官田村是徐聞縣一個小漁村,這里地勢低洼、氣候宜人,水陸兩棲交通便捷、海陸物產資源豐富。工作隊隊長高華告訴記者,雖然官田村山水秀麗、農林漁資源豐富,但農戶從事番薯、甜玉米、蔬菜等種植業和捕撈、曬鹽等傳統產業,產業零散,形成不了規模效應。不但村民收入低,村集體也僅有幾萬元的年收入。2021年,徐聞縣將官田村列為“經濟薄弱村”。
2021年8月,工作隊向官田村派出駐村第一書記陳榆亞,首要任務就是改變現狀,找到一條產業致富強村的路子。“產業要發展,關鍵是示范。”工作隊根據當地臨海的優勢,經過多番努力,成功對接上廣州一家技術優質企業,引導其到官田村投資新型水產養殖。
2021年12月,官田村終于迎來了首家鄉村振興企業進駐,徐聞海瀛水產有限公司在村里成立,小漁村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2022年2月,在工作隊的見證下,徐聞海瀛水產有限公司與官田村舉行了“新型海水養殖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將通過村集體土地流轉,采取基地化統一培育良種、統一養殖技術標準、統一養殖技術培訓、統一上門精準指導、統一回收外銷等“五個統一”服務模式,依托養殖基地為龍頭打造標準化養殖示范,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全面開啟官田村“公司+基地+農戶”的漁業現代化的發展新篇。
帶動就業促增收,建培訓基地授人以“漁”
高華介紹,基地2022年首期投資3000萬元,將建設10個恒溫車間1200個恒溫池、辦公及倉儲區、養殖技術研究及推廣中心、生態高效恒溫養殖區、尾水收集處理區、二水生態立體養殖區等,年產值逾5000萬元,有望帶動當地稅收約200萬元。目前園區已經開工建設。
基地以東星斑、東風螺、其它魚類產品養殖為主,魚苗培殖為輔。在項目設計上,工作隊強調既要“小漁村”經濟發展也要“綠水青山”。整個項目專門預留資金對養殖排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利用處理后的尾水,進行露天的珍珠斑魚、山虎斑魚、水白蝦等立體混合養殖,并在排水區內種植輪葉黑藻、海白菜、火焰藻等植物改良水質,以期達到尾水自然排放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隊與企業聯動,開創了一個帶動農戶合作發展的新模式。雙方將把這個基地打造成邁陳鎮鄉村振興魚類產品開發基地和農村新型實用人才培訓見習基地。
“工作隊將留出20個恒溫池,引導農戶到此見習養殖,在企業的指導下學習技術和管理經驗,學成后,農戶也可以跟企業合作自己養殖,產品由企業包銷。”高華說,這個小漁村很多村民都是半輩子與魚打交道,對學習新養殖技術不成問題。現在市場上,東星斑一斤可以賣到130元,如果能成功養殖,將大大提高村民的收入。
工作隊介紹,項目首期將帶動本村120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而村集體也將參與配套產業的經營,促進持續增收,起到一個產業多贏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