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范學院美術專業的大學生將藝術課堂帶進鄉村,在孩子們的心田種下了藝術的種子,為鄉村振興注入了蓬勃不竭的動力!”7月24日連線中,陽江市陽西縣教育局負責人點贊道。他希望今后加強與嶺師美術與設計學院的聯系與合作,期待明年有更多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隊進駐陽西縣各鄉鎮中小學校。
據悉,這個暑期,以嶺師美術學院學生為主體的“青里”社會實踐隊走進陽西縣織篢鳳地學校,開展了為期兩周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20多名青年大學生推陳出新,將傳統和創新融合,為當地150多名中小學生和鄉村留守兒童帶來中國水墨畫、中國書法、非遺扎染、傳統剪紙、名人畫、口罩創意繪畫等富有教育意義的美育課堂,帶領孩子們發現美、感受美、傳遞美、創造美,鋪開了一張鄉村美育助推鄉村振興的畫卷。
“老師,我們還學扎染嗎?”“老師,你刻的紅船好漂亮!”“老師,口罩繪畫真漂亮!”……面對嶺師的青年大學生,陽西縣當地孩子們熱情洋溢,每天準時在課堂報到,實踐隊員精心準備的藝術課程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追捧。
“沒想到,我們的作品這么美。明年暑期,大哥哥、大姐姐們還會再來呀?”實踐活動即將結束的時候,嶺師“三下鄉”隊員們為當地小朋友們舉辦了內容豐富的展覽,國畫20幅、剪紙30幅、名人畫40幅、扎染50幅、抗疫創意口罩50幅……短短兩個星期的教學活動,已悄然打開了小朋友渴望藝術的大門。
據了解,這個暑期嶺師美術學院組建了17支“三下鄉”社會實踐線下隊伍,走進類似鳳地學校這樣的中小學,開展藝術美育課、墻繪制作、文化調研等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用藝術實踐擔起時代責任,在潛移默化中散播藝術種子,轉化為推進鄉村美育賦能鄉村振興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