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漫步于廉江市河唇鎮蓮塘口村的鄉間小道,一邊是成片開闊平整的稻田,另一邊是靜靜流淌的雷州青年運河,遠處放學歸來的幾個孩童在嬉戲打鬧,好一幅歲月悠長的鄉村畫卷……立足生態稟賦,順應自然本色,河唇鎮將“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努力推進該鎮農業產業振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年初,廉江市召開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建設河唇農業產業鄉村振興示范帶。擬規劃投入資金1.5億元,建設一條總長24千米的旅游線路,將整個示范帶的產業、文化、服務等串珠成鏈,形成“一心、兩軸、兩帶、五區、多節點”格局,打造出一條特色明顯、內容豐富、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示范帶。
該鎮重點培植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旅游景觀,如包含渠首公園、青年亭、放生園的鶴地水庫旅游觀光帶,包含慈孝文化城、農耕文化館、勞作體驗區的傳統農耕文化產業園,包含水果種植園、電商直播間的百果電商小鎮等。一批批游客慕名而來,旅游消費激發了該鎮經濟活力,加速了當地餐飲、民宿、電商等第三產業與一二產業融合發展。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河唇鎮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打造出干凈、整潔、美麗的鄉村人居環境,讓河唇村民過上高品質生活,讓綠色成為河唇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河唇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
在面臨基礎薄、發展慢等問題時,該鎮結合撂荒耕地復耕復種,鼓勵土地集中經營和統一流轉,推廣實施自動節水型灌溉、有機環保型施肥等綠色種植方式,生產出品質優良的農產品。現已形成蓮塘口紅楊桃、風梢黃皮果、龍湖番石榴等眾多特色農業示范項目,農業的轉型升級加速推進。“示范帶建成后,家門口變成景區,客源連綿不斷,水果特產不愁銷路,干勁是越來越足了。”風梢村果農吳伯說。
利用果樹林立和水源豐富的優勢,該鎮發展“果雞鴨魚豬”立體生態種養,果樹提供“遮陰傘”,魚塘又是“游泳池”,塘泥成為有機肥……種養業實現綠色無污染和循環可持續發展。健康營養的綠色食材支撐起了河唇魚頭湯、山姜頭雞湯、楊桃鴨等眾多遠近聞名的美食名片,不斷為綠色生活和綠色發展賦能。
“河唇有鶴地水庫、楊桃溝、羅州故城遺址等著名文旅景點,紅楊桃、番石榴、黃皮果等眾多特產水果,魚頭湯、山姜頭雞湯、老鴨湯等系列特色美食,非常適合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河唇鎮黨委委員黃慶謨介紹道。
當前,河唇鎮在規劃建設“鶴舞銀湖·山水河唇”鄉村振興示范帶,傾心打造新屋仔十里花街和魚頭湯美食街兩條特色街,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不斷提升鎮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