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已結束,很多人都踏上了離開家鄉返回居住地的路途。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龐雅君提示,合理規劃行程,盡量避開出行高峰時段。返程中依然還要做好個人防護,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態。
返程注意個人防護 切忌久坐不動
龐雅君提醒,返程路途中,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建議全程規范佩戴口罩;盡量少碰觸扶手、車門、欄桿等,隨時做好手部的消毒。
如果在返程前,出現發熱、干咳、咽痛、全身酸痛等癥狀,建議暫緩返程,避免旅途勞累加重病情,待身體康復后再安排出行。
此外,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心內二科陳瑜提醒,春節大家都會比較忙碌:節前忙于返鄉、假期忙著探訪親朋好友、節后忙著返程……春節期間,飲食結構多偏于重油高鹽,加之煙酒不忌、作息習慣混亂;長假結束后,又開始回程趕路,加上路上交通擁堵,人潮擁擠,久坐不動,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血液淤滯進而出現血管栓塞事件,也容易誘發一些心血管的問題,從而引發許多悲劇。
陳瑜提醒,假期外出,我們盡量要靜下心來,科學地去分配這些過程。若路途遙遠,乘坐交通工具耗時長,或遇上長時間擁堵時,切忌久坐不動,應適當舒展活動肢體、促進血液循環,如環境允許,應適時走動;而高齡體虛者,避免久坐后突然起身,而導致突發供血不足、或栓塞事件。
又累又困沒精神?調整節奏再出發
龐雅君表示,節后不少人都會出現“節后綜合征”,又累又困打不起精神。“節后綜合征”,指的是人們從假期期間的放松狀態,突然進入工作的緊張狀態,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進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對此,市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調整。
龐雅君表示,從生理上來講,長假期間,我們的飲食可能會出現無規律、暴飲暴食。親友們歡聚,也會打破了原有的生物鐘,熬夜甚至通宵,這些都會造成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非正常運轉,導致在步入工作狀態時狀態無法及時調整。再加上假期快樂時光一閃而過,一聯想到馬上要投入快節奏的工作中,心理上壓力油然而生。
節后綜合征可能表現為心理上出現精神不振、失眠、心煩、焦慮等癥狀。在生理上出現疲憊、頭暈、惡心、食欲不振,腹瀉等癥狀。
如何克服節后綜合征?
對于節后綜合征,建議市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調整。
對于腸胃紊亂,湛江中心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李新梅建議,市民在節后的餐食盡量做到清淡飲食:
1、餐食要四“少”,少油、少鹽、少糖、少辣;
2、主食減半,魚、肉每天只吃一餐,水果控制在每天半斤,想吃甜食只能兩餐之間喝小杯酸奶。節后一月盡量少聚餐,早晚餐喝燕麥粥和雜糧粥,多在家自己烹調清爽的蔬菜。戒掉各種零食薯片餅干,堅果水果干都放在早上吃,而不要晚上吃;
3、對食物細嚼慢咽,三餐時間相對固定。如果出現胃脹、消化不良的癥狀,可以在腹部順時針輕輕按摩,可有效減輕癥狀。
對于起床困難,湛江中心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負責人李水洪建議,市民盡快恢復原來的生活規律,晚上盡量在23點前睡覺,中午午休30分鐘左右,保證充足睡眠,睡前減少電子產品使用。
對于出現疲勞煩躁這個情況,李水洪建議,市民要放松心情,多開窗通風呼吸新鮮空氣,避免長久靜坐。晚上睡前堅持用熱水泡腳5—1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同時可以播放舒緩音樂,提高睡眠效率。
另外,為了身心愉悅,快樂地工作、生活,可以安排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也請多給予自我積極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