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舉行代表小組會議,曾進澤、寧凌、程開敏等來自湛江的全國人大代表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認真審議,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獻計出力,并表示要積極履職盡責,推動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曾進澤表示,報告全面概括了過去一年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對今年工作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干貨十足,給湛江發展帶來重大機遇。特別是,報告提出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為湛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帶來重大機遇;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湛江打造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三大產業集群帶來重大機遇;報告提出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為湛江加快推進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建設帶來重大機遇等。他表示,湛江將堅持“項目為王”“制造業當家”,以重大產業項目為牽引,著力鏈條補鏈強鏈,推動產業聚集;加快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農海產品加工、家電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強化“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加快推動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海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寧凌結合來自海洋高等教育和地方基層代表的履職身份暢談體會。他表示,報告強調“增強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地處粵西的湛江,將發揮城鄉區域的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建設綠美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廣東海洋大學作為廣東海洋教育和科技的主力軍,將扛起歷史責任,主動服務大局,加大海洋高端人才的培養和海洋的科技創新,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工程中心主任兼技術總監程開敏就實現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支招。他認為,解決核心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核心產品的增長向數量型向質量型再向效益型方向發展、加強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等,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水產行業聚焦主要品種、主要養殖模式、主要共性技術進行研發,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隨著養殖模式漸次分級分流、現代產業模式的改變,小棚蝦、工廠化養蝦、深海網箱養殖等,將成為未來養殖競爭的新高地,也是高質量發展養殖產業的具體實踐。
(編輯/何海清 值班主任/何杰 值班編委/鄭時雨 值班總編/崔財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