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為什么會在天上飛翔?”“細菌真的無處不在,我們為什么都看不到?”。在市圖書館的走廊上,筆者聽到兩個中學生模樣的孩子在對話、在探討。能感覺到孩子們的討論很有意思。在好奇心驅動下,科學的種子正植根在他們身上。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加強科學意識培養,讓更多奇思妙想得到正確解答并致力去實現,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們對科學的興趣,為培養更多科學人才奠定基礎。
科技是國之利器。科學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基礎,是一體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茖W教育關乎學生能否得到全面發展,需要高度重視、科學部署、切實推進。
隨著時代迅猛發展,職業變化非常快,要求人才培養也必須做出相應改變。在這種大背景下科學教育的內涵不僅僅是知識體系的傳授,還要傳授科學思維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學教育不應停留在對前人創造的科學知識的學習上,更不應該止步于觀察欣賞,而應讓學生親手參加實驗,諸如利用顯微鏡嘗試做實驗,才是真實的、有效的科學教育。
搭建一個好的平臺,讓學生科學教育具有重要的實踐基地至關重要。學校應有機整合各方資源,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打造集科學應用、互動交流為一體的綜合平臺,使之成為綜合性科技創新教育的重要途徑。諸如,學??梢猿B化開展中小學科技類競賽,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的機會。增加“親子挑戰項目”,提高家庭參與科技創新教育的主動性;緊扣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和未來趨勢,增加天文科學、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項目的占比,吸引更多學生加入到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科技創新中來。
切實做好科技創新教育的評價,是促進和發展學生科技素養的重要一環。要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創意和創新成果,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和積極性,掌握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并對學生的任何一項創新予以肯定獎勵;適時舉辦科學創新成果展,激發更多學生加入到科學創新隊伍中來。
科學教育不是教育里的“備選項”,關乎學生能否得到全面發展,關系到科學事業能否后繼有人,關系到科技強國的發展建設。孩子們圓夢科學家,當從科學教育抓起,從基礎訓練起步。應關注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愛好,創造各種機會,提供更多便利,讓孩子們在科學的土壤中健康快樂成長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