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鮮美赤坎 繽紛暑假”主題系列活動開啟,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文化與藝術的盛宴。在這炎熱的夏日,探索嶺南文化的深厚底蘊,體驗傳統藝術的無窮魅力,成為了同學們暑假生活中的一大亮點。隨著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陸續展開,更多的文化體驗和藝術探索等待著同學們的參與。在這個暑假,讓我們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收獲知識,收獲快樂,收獲成長。
金石傳拓作品展示。
探索嶺南文化 體驗傳拓藝術
在赤坎古商埠的漫長歲月里,歷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文化像兩條并行的溪流,給這片土地帶來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為了讓同學們深入了解廣東狀元的傳奇故事,體驗傳統金石傳拓技藝的樂趣,7月19日上午,由赤坎區文化旅游體育局指導、赤坎區文化服務中心(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主辦的“鮮美赤坎 繽紛暑假”行走的文博課堂——“看廣東狀元展 體驗金石傳拓魅力”暑假研學活動在赤坎區博物館舉行,吸引了100多名同學體驗。
體驗金石傳拓。
狀元故事 激勵學子
活動伊始,赤坎區博物館的文博志愿者吳柳臻老師,用她豐富的知識和生動的講述,帶領同學們走進了“廣東狀元”的世界。她詳細地介紹了狀元文化的精神內涵,從寒窗苦讀到金榜題名的歷程,以及他們的杰出成就。這些狀元的故事不僅激勵著嶺南地區的學子們,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培養了社會對知識的尊重和熱愛,為嶺南文化增添了光彩。
老師耐心教學。
金石傳拓 匠心傳承
傳拓技藝,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技藝,它通過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和圖案轉印出來。這項技藝是赤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同學們認真聆聽廣東狀元歷史講解。
在活動現場,同學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傳拓技藝的非遺傳承人楊軍老師,并在他的引導下,親自體驗金石傳拓的過程。每一塊石碑上的文字和圖案都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卻依然生動地講述著歷史的故事。在楊軍老師耐心的指導下,同學們學習了這門技藝,親手觸摸了歷史的印記,感受到了每一塊石碑背后的故事和情感。當朱砂在宣紙上緩緩暈開,一幅幅精美的拓片作品就呈現在了大家面前,這不僅是藝術的創作,更是文化傳承的印記。
我的作品多漂亮。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不僅學習了廣東狀元的歷史,也體驗到拓印技藝的樂趣,增強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保護意識,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通草畫與植物染體驗
一招一式,英姿颯爽。
7月24日,赤坎老街的廣州灣商會會址格外熱鬧,同學們在這里探索非遺傳統技藝——通草畫和植物染,感受廣州、湛江兩地非遺文化魅力。
通草畫亦稱“蓪畫”,指在一種由通脫木(俗稱“通草”)的灌木莖髓切割而成的紙上作畫。當水彩運用到質感豐富的通草紙上時,經過光的折射,能夠呈現斑斕繽紛的效果,可媲美漆器、刺繡。植物染又稱草木染,是我國傳統染色制作工藝之一,植物染從天然植物的根、莖、葉、殼等原料中提取染織色素,所使用的染料都是來自原生態的草本植物。
色彩鮮艷的通草畫。
廣州越秀區的通草畫非遺傳承人蘇昕老師和湛江植物染非遺傳承人林漓老師,分別圍繞通草畫和植物染這兩項非遺技藝,向同學們介紹了它們的起源、歷史、創作過程以及傳播途徑,分享了這些技藝所蘊含的文化藝術意義,并就如何傳承和發展這些非遺技藝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和探討。
當天,同學們還親身體驗通草畫和植物染的制作過程。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動手嘗試,充分感受了非遺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樂趣。此外,主辦方精心設置的非遺作品展示區也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展示區里的通草畫作品精致細膩,植物染作品自然韻味十足,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訴說著它們背后的故事,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活動受到了群眾的廣泛好評。有家長表示:“恰逢暑假,我覺得帶孩子來了解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非常有意義。”也有游客驚喜地說:“我是來老街旅游的,能在這里遇見并體驗非遺技術真是太令人驚喜了。”
觀看醒獅表演。
“洪拳少年”英姿颯爽
7月27日上午,“鮮美赤坎 繽紛暑假”行走的文博課堂——“武動非遺 傳承洪拳”暑假研學活動,在湛江市群英武術社舉行。現場有50多名師生及家長參與了這次活動。
伴隨著喧鬧的鑼鼓聲,一只中國紅“獅子”靈動表演將活動拉開帷幕,省級非遺項目湛江洪拳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葉嘉富、張貳和教練員用剛勁有力的拳風和渾厚洪亮的口號為在場的孩子們展示高難度的洪拳表演。
師傅糾正同學們的動作。
隨后,省級非遺項目湛江洪拳代表性傳承人、湛江群英武術社館長張美委為同學們介紹洪拳發展和傳承歷史,特別介紹了湛江洪拳李俠雄派系的起源和傳承。湛江洪拳武術是廣東傳統五大名拳之一,以剛勁有力、硬橋硬馬而聞名。洪拳通常以套路、散手和對練的形式出現,與劉、李、蔡、莫四派拳術一起,構成了南派拳術。洪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武術套路以南派拳術和北派武術十大形為基礎,經長期發展演變而成。湛江洪拳于2011年被列為湛江市級非遺保護項目,2013年被列入第五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研學體驗環節,同學們在教練的指導下,一邊喊口號一邊練習洪拳的基本動作。張美委和其他師傅們耐心地糾正孩子們的動作,詳細解釋每一個動作的要點,現場氣氛非常熱烈。這次研學活動增加了趣味性的互動,使非遺體驗更加豐富,不僅讓同學們開闊了視野,也讓他們深刻體會到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