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一個曾經何其陌生的名字。一直以來,對他沒有絲毫的了解和留意。或許江川同源的緣故,三江和吳川卻特別有緣分。早些年,國家開展對口幫扶,廣西三江縣成了廣東吳川市的對口幫扶城市。雙方的交流來往也多了起來。正因為如此,一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慢慢映入了我的眼簾,走進了我的記憶。
三年前秋日,秋風送爽,風和日麗,我跟隨市幫扶工作隊,第一次踏上三江這塊古老而又美麗的土地。
來到三江,一條條“江川情深、粵桂協作”的條幅橫亙路旁,赫然入目。那時,雖然時值深秋,但三江境內,山清水秀,景色秀麗。三江城區附近山嶺蔥蘢毓秀,綿延數里。城內的江水清澈碧綠,一江秋水穿城而過,宛如“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人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此語在三江,一點也不假。
徜徉在三江街道中,城市干凈整潔,古色古香。你會感覺到,用山清水秀,古樸典雅,環境優美來形容三江城市最恰當不過。
熟悉情況的同行告知我,三江因潯江、榕江、苗江而得名。吳川同樣有鑒江、袂花江,梅江三冮環繞。三江、吳川有很多相似之處。自從吳川對三江開展對口幫扶后,三江人對吳川的游客特別熱情。據說,當地曾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三江縣內的所有公園,都曾免費為吳川的游客開放。
帶著任務,我們參加完縣里組織的扶貧對接大會后,在對口單位塘水村委會領導帶領下,翻山越嶺,輾轉十數里,到了三江縣塘水村委會。
塘水村委會,屬于三江縣八江鎮。從城里通往塘水村委會是一條平整而又彎曲的水泥路,道路曲折逶迤,從山腳盤旋而上。村委會辦公樓就建在海拔約莫650米的路邊嶺頭上。
在村委會交流對接后,村干部熱情地帶我們參觀了村委會的扶貧項目,帶我們走進侗寨,參觀了侗寨雄偉壯觀鼓樓,走訪慰問了侗寨部分的貧困戶。
侗鄉的百姓特別熱情,我們在侗寨村落,在侗寨鄉親的家里,和侗鄉老百姓一道,吃了侗寨的飯,品嘗了侗寨的油茶,喝了侗寨的酒,飽嘗了侗寨鄉親的好客和熱情。
侗寨村落坐落在綠樹掩映的山嶺之間,房屋大多是木質結構。走進寨中,好客的村民向我們介紹,十多年前,我們這里還交通閉塞,出行和生活不太方便。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侗鄉的關心,侗鄉三江實現了村村通水、通電、通路、通網。村民自豪地告訴我們,目前通過種植茶葉,開發扶貧項目,侗鄉的生活已經逐步改善。
村民還興奮地對我們說,三江鼓樓、風雨橋、布央茶田,程陽八寨,丹洲古城等景點,風景秀麗、多姿多彩。不少游客慕名而來,三江已經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旅游好去處。
第一次到三江,逗留時間雖然不長。但錦繡三江,好客侗寨,卻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留在我記憶的深處。或許生活就是這樣,相見時陌生,熟悉后離開。離開三江時,我心里依依不舍,心里曾暗地里地想,侗鄉三江,待到山花爛漫的時候,我和你再約會,我一定會再來。
今年陽春三月,陽光明媚,草長鶯飛,我又一次如愿來到美麗的侗鄉三江。雖然舟車勞頓,身體略覺疲倦。然而,故地重游,心情異常的興奮。侗鄉的一草一木陌生而又熟悉;侗鄉一望無際的山嶺上,綠樹成蔭,煙蒙霧繞,春花爛漫,深深地吸引著我的眼球。
剛下車,侗鄉干部就帶我們參觀江川合作的茶廠企業。接著他們帶我參觀正在推進的粵桂合作項目一一萬畝茶園。
車輛在綿綿不斷的山嶺上穿行,山上布滿了一層層梯田式的茶田,漫山遍野,錯落有致。極目遠眺,風景靈秀,簡直是一個茶的世界,一個綠色的海洋,令人嘆為觀止,不舍離去。
參觀完萬畝茶園,我們又參觀吳川對口重點幫扶的布央茶田。布央茶田海拔約1000米,我們乘車上去,只見山上云霧繚繞,風清氣潤,群山蒼翠,景色秀美。山頂上游人如織,一望無際茶葉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游人快樂地穿行在茶田之間,時而與茶樹拍照,時而低頭欣賞茶葉,時而坐在山頂的亭子里圍著品茶,一幅美妙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圖畫。
侗鄉當地的百姓自豪地告訴我,三江位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屬丘陵地帶,海拔高,雨水充沛,氣候溫潤,盛產茶葉。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三江縣茶葉就收入八億多元。三江的經濟已經今非昔比。目前,三江已經是國家文明生態示范縣。隨著開展粵桂合作,國家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三江的環境將會進一步改善,三江的經濟將會更上一個臺階。
聽了村民自信的介紹,我打心底里高興,臉上不自覺露出了羨慕的微笑。從村民自豪的臉上,我仿佛看到侗鄉三江,正精神煥發,邁著穩健的腳步,沐浴在黨的陽光雨露下,一步一步地走在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春風里。
美好的時光通常過得特別快。二次造訪侗鄉, 時間短暫而匆忙。但造訪侗鄉期間,我們領略了侗寨的美景,我們體驗了侗鄉的熱情,我們感受到了侗城的快速發展。我本人自感侗趣多多,侗樂多多,收獲滿滿。
侗鄉三江,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大美三江,在不遠的時候,我將會繼續和你有個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