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七旬老人小樹林割腕自殺,此前電梯排便被物業曝光

2024-09-23 19:03 來源:南方+

75歲的父親突然不見了。周偉和家人聯系各路親友幫忙尋找,都沒有結果。直到三天后的9月8日上午,父親的遺體在十幾公里外的一片小樹林里被發現。

家屬認為,死因與十幾天前發生在小區電梯的里一場意外,有些許關系。

8月24日,父親獨自下樓倒垃圾時,因突然拉肚子無法忍受,在電梯里排便,并用紙箱子接住。但還是有排泄物殘留。

▲8月25日物業發布老人“電梯排便”監控視頻

第二天,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將這段監控視頻發在業主群里,部分業主表達了批評。兩三天后,下樓活動的父親察覺到異樣目光,并兩次從小區居民口中聽聞了自己的“糗事”曝光的情況。

自尊心極強的老人開始悶悶不樂,縮在家里不吃不喝。家里人開導他,仍未奏效。9月5日,老人乘坐一輛公交車出門,再未回來。

老人兒子周偉提供的死亡證明顯示,父親于2024年9月5日上午10時死亡,死亡原因為自殺。

周偉告訴《正在新聞》,父親是割腕自殺,尸體所在的樹林屬于監控盲區,周偉和親屬找了整整三天。

然而事情發生兩周了,老人家屬多次交涉,希望物業公司在物業群發布一個事實情況說明,并正式道歉,但物業答應后又反悔。

沒打碼的視頻

8月25日上午9點16分,物業人員陳某發出一段監控視頻打破了業主群的寧靜。視頻共33秒,顯示時間為8月24日上午12點半,畫面中一名大爺在電梯里大便。

此人正是周偉的父親周嵩。周偉告訴《正在新聞》,當天中午父親正準備下樓扔垃圾,電梯里僅父親一人。“那幾天天氣較熱,父親有些拉肚子,在電梯實在沒忍住,但他拿了紙箱子接住(排泄物)。”

《正在新聞》看到,視頻中,周嵩先按了電梯1層,電梯開始往下走。片刻后,周嵩動作慌亂地再次按下電梯按鈕,隨即脫下褲子,將手中的紙箱放在身后接住排泄物。

電梯到達后梯門打開,周嵩一邊提褲子,一邊將紙箱拿起走出電梯,地面有少量排泄物殘留。到此,視頻結束。

這個小區位于武漢市沙湖公園附近,建于2012年,以板樓為主,樓層較高,部分樓棟總高33層。周嵩住在22層,乘電梯下樓需要一些時間。

小區屬于還建房,生活設施齊全,市民氛圍濃厚,小區里分布著餐飲、養生、茶飲等各類商店,生活著大量中老年人。

《正在新聞》看到,居民們往往三五成群閑聊、乘涼,或是在小區外跳廣場舞。

由于群里的視頻不完整,后續的情況無法看到。但周偉很肯定,父親扔完垃圾后再次回到電梯清理了殘留物。

“我們問了父親,他說自己清理了。”周偉的表妹李燕也稱,“我相信他一定會拖地。我們樓道里的居民都可以作證,爹爹是一個平時都會把樓道拖得干干凈凈的人。外面放了一個爹爹自己手工做的拖把,他每天拖完地后會到一樓洗拖把,很多居民都看得到。”

▲老人生前打掃樓道使用的拖把

小區一位老人也告訴《正在新聞》,“(周嵩)很愛干凈,他把地拖得干干凈凈的,下來還把拖把洗了,弄了個棒槌像農村人洗衣服一樣,把拖把弄干凈,再提一桶水上樓。”

讓周偉和李燕感到憤怒的是,該監控視頻發出前,物業并未讓家人知曉此事。

“如果說物業想要曝光,可以是屢教不改、上門勸說無果才去曝光。”李燕說。

但物業不分青紅皂白,都不去了解事實經過,“完全不加任何掩飾,把樓層信息、個人特征都曝光出去了。業主們一看都知道是誰。”

視頻發出時,距離排便事情發生已有20個小時,李燕認為物業完全有時間、有機會將此事告訴家里人。

李燕還稱,在業主群這么久,從未見物業曝光過其他任何業主的不文明行為,“何況這是一個老人,他當時身體不適。”

發布視頻的業主群滿員500人。周偉說,物業人員似乎是特意選擇。

周偉的弟弟周建住在同一單元,但加群時,業主群1群已滿員,周建只好加入了一百多人的2群。而視頻僅發布在1群。

“弟弟在2群沒有看到物業發視頻。如果是要通知全體業主,為何不將消息同時發布,讓所有人都知道?”周偉說。

表妹李燕雖在業主1群,但因在外旅游也未能第一時間關注到群聊信息。

對此,小區物業朱經理回應《正在新聞》,沒有再將視頻發布在另一業主群,是因為“視頻放出后很多人跟帖(發言),所以就一直放著(停止)了。”

朱經理還說,8月24日,物業的工作人員接到了業主的投訴,才知道電梯里有大便,隨后物業通知保潔去清理并且調看監控。

發現有人在十二點多的時候在電梯里大便,“事后也沒有進行清理,只是拿一張紙蓋住了”。

朱經理稱,物業工作人員當天進行了辨認,但無人能通過背影辨認出具體是誰,所以第二天才將視頻直接發在業主群里。

“為了起一個警示作用,如果他清理了,就不存在(曝光行為)了。也不是故意要去曝光的,只是當時沒找到人。”

離家自殺的父親

“電梯大便”事件發生兩三天后,全家人都還蒙在鼓里,周嵩照常出門散步。

因鄰居都是認識幾十年的熟人,平日里經常聚在一起聊天,周嵩雖察覺到路過的鄰居似乎在指點議論些什么,但并不知道具體是因為何事。

某天,一位熟悉的鄰居告訴周嵩,他在電梯大便的視頻被物業發在業主群里,鄰居還提醒他,以后要注意。即便此番提醒是出于好心,周嵩也無法不感到尷尬與內疚。

周嵩的妻子李珍告訴《正在新聞》,老頭子那天回家后就一直悶悶不樂,在家不吃不喝,睡了好幾天也不再出門。

李珍問周嵩這是怎么了,周嵩才把事情原委告訴她,并稱自己事后又折回電梯,將殘留物打掃干凈了。

李珍和家人不斷開導他:他并不是有意為之,以前從沒出現過(大小便失禁情況),事后也返回清掃了;再加上年紀大了,人有三急也可以理解。

李珍還表示,“老頭子是個要強的人,他雖然沒有退休金,但每個月撿紙箱賣的錢都想交給我管補貼家用,我跟他說讓他自己拿著,是他辛苦賺來的。”

在家人的開導下,周嵩心情好轉了不少。但在又一次外出時,周嵩仍然聽到鄰里街坊在議論此事,他的心情再一次跌到谷底。

周偉向《正在新聞》展示事后才看到的群聊記錄——物業發出視頻后配文“業主的不文明行為”。兩分鐘后,陸續有業主發言,“報警”“惡心”“這個太過分了”。

在一系列指責、辱罵性的評論中,物業并未出面維護群內討論的風向,這讓李燕感到憤怒。“他們丟了一個視頻就不管了,沒有講清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后面處沒處理也沒有表態。(導致)業主們就在那指責爹爹。”

9月5日,周嵩像往常一樣下樓散步。李珍沒有想到,老伴這一次外出后“就沒回來了”。

5日當晚周嵩沒有回家,周偉和周建報了警。因每個派出所管轄范圍有限,監控覆蓋范圍因此受限,兄弟倆只能在小區附近的派出所,一個一個查看監控。

因報警后24小時才能立案,周偉只能發動所有的親朋好友一起尋找父親。“我們打著電筒到大橋底下、河邊找,開出租車的朋友也幫忙找,但都沒有找到。”

終于在6日晚上,余家頭派出所民警告訴周偉,“你父親上了540路公交車,一直到終點站下車。”因當時天色已晚,第二天一早周偉和弟弟再次沿公交線路尋找父親。

540路公交,全程路線為武昌火車站開往武漢火車站,在距離小區700多米處有一站。

終于,在9月8日上午11點左右,周建于武漢火車站旁邊的樹林里,發現一具疑似父親的尸體。“弟弟看到之后,沒敢走過去,馬上報了警,110、120馬上過來維護現場。是我去看了父親最后一眼。”周偉說。

據警方出示的死亡證明顯示,周嵩為9月5日上午10時去世。

發現尸體時,周嵩已經去世約72小時,且因那一周武漢的高溫接近40度,尸體嚴重腐爛。周偉從僅存的面部特征中辨認出父親。

“我當時就跟警察說,‘不用驗DNA了,這就是我爸’。”據周偉描述,父親的手腕有一道明顯的傷痕,大腿處也有兩三道。現場還找到了一把刀具,警方判斷周嵩系自殺。

因尸體腐爛程度較嚴重,家人選擇了喪事從簡,9月10日在武漢將老人下葬。周偉說,無法想象父親是在怎樣的心境下選擇了自殺。

“老頭子心真狠啊,他真割得下去。”周偉說。

大爺與物業公司的矛盾

周嵩是1949年生人,從小在湖北監利的農村長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武漢姑娘李珍作為知青下鄉,和他相識,1972年兩人結婚。

后來知青回城,周嵩也跟著妻子到了武漢生活。李珍說,老伴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手腳勤快,會做些手工活,到武漢后四處打零工為生。

▲老人將整潔寬敞的房間留給老伴住

李珍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自幼生活在武漢沙湖一帶。今年70歲的李珍是工人退休,每月有三千多元退休金,父母輩以打漁為生,與鄰里街坊“都是三、四代人的交情”。

2014年房屋拆遷后,周嵩和李珍與兒子周偉一家生活在漢口。2021年1月,老兩口搬到了現在的小區,與小兒子和李珍弟弟住在同一棟樓。

周偉稱,除無法避免的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外,老兩口身體狀況都還算不錯,沒有什么重大疾病,生活能夠自理。“母親過去還時常在樓下跳廣場舞。”

父親出事后,因擔心母親過度傷心或晚上休息不好,周偉最近每天過來陪住。

周嵩雖是農村戶口、沒有退休金,但平日里依舊四處打零工補貼家用。《正在新聞》在周嵩家中見到他撿紙箱時會用到的小拖車。

▲老人生前撿紙箱用的拖車

周偉說,這是本該在父親下葬時就處理掉的遺物,母親還是舍不得,想要留下最后一點念想。

9月21日,小區附近一家商鋪的店主告訴《正在新聞》,周嵩平日里經常在門口撿紙箱,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來三四次,有時候晚上十一點才走,“印象里約有半個月沒見過這位老人了。”

“雖然我不知道那位大爺姓什么,但往那個方向(小區)來的只有一位大爺,他推著拖車,等到我們這的廚余垃圾清理出來,他就過去把廢紙箱挑選出來,再拿掃把將地面清掃干凈,人蠻好。”店主說。

周偉說,2021年至2022年,父親曾在一位親戚開的網吧工作。“早上去打掃衛生,將飲料瓶、廢棄紙箱拿到廢品回收站賣。親戚比較照顧他,也給他發一筆工資。”

網吧工作日復一日,較為繁雜,周偉不忍父親如此勞累,勸他回家休息。“但他還是閑不住,又到(小區)物業應聘(保潔),幫忙打掃衛生。”

周嵩在物業的工作僅維持了一個月。

“當時在評比‘優秀樓道’,他幫別人抬玻璃的時候,不小心把手劃傷,縫了五針。”李珍表示,當時的物業經理認為這并不屬于周嵩的工作內容,因此無法認定為工傷。周嵩只好自費縫針、打破傷風針。

小區業委會的工作人員知道情況后,幫著周嵩夫婦與物業溝通,“業委會的人都說傷口蠻大,這就是給他們(物業)做事造成的。”但最終還是沒能成功討要醫藥費。

經此一番,周嵩決定離職。令他沒想到的是,物業還要倒扣他的工資,原因是上下班沒有打卡。

對此,李珍表示,周嵩每天都在工作,但不懂得上班需要打卡,“物業就認為他是曠工。”

這件事,導致周嵩與物業公司都對彼此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因這次矛盾,讓周嵩家人懷疑,后來的“監控曝光”是物業公司“有針對性”的行為。

李燕說,周嵩工作時的物業經理與現任物業經理雖不是同一人,但據她了解物業工作人員有親戚關系。

對此,朱經理告訴《正在新聞》,自己此前并不認識周大爺,視頻發布出來后也沒有人再提起這件事,也沒有業主和物業的人講視頻中的人是周大爺,直到9月6日,周大爺的家屬才告訴他視頻中的人是誰。

當問到當時的完整監控是否有留存時,朱經理表示電梯的監控只能保存24小時,現在無法查看。

討不到的“道歉聲明”

人死不能復生,周偉和母親只想要父親能夠走得有尊嚴。“父親是個愛干凈的人,我想要讓他走的時候也是體面的。”

辦完喪事后,周偉和李珍再次聯系了物業,希望物業能夠在發布視頻的業主群內出示一則聲明并道歉。

▲家屬在小區張貼的聲明

但物業自從6日當天知道父親失蹤后,一直沒有任何舉措,這讓周偉和李珍感到不滿。

“婆婆(姑姑李珍)之前去找物業理論,他們都沒有一點表示。”李燕質問,“按常理來說,小區里出了這種事是不是該出于人道主義,來家里了解一下(情況)?”

與物業溝通無果,無奈之下,周嵩下葬后的次日9月11日,李燕找到社區網格員,希望他們能夠與物業溝通,讓物業出示一則道歉聲明。

11日下午,在網格員的陪同下,物業經理來到李珍家中,承認了自己的工作失誤,并稱監控視頻是在自己的同意下發布的。

朱經理口頭承諾,會以“訃告”的形式出一則聲明。李燕猶豫,“訃告會不會不太合適,也不是什么有名的人,但如果能把事情原委寫得清清楚楚,我們作為家屬還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天,遲遲不見業主群里有聲明發出,周家人再次到物業詢問。令周家人沒想到的是,朱經理的態度發生180度大轉彎,他表示,無法公開道歉。

周偉立刻做出讓步,表示可以讓物業公司法務出個證明,“在道歉發出后,我們家不會再對此事有任何的追責,不會索要任何經濟上的賠償。”然而物業仍然拒絕了。“我們已經低三下四到這種地步,他還是說不行。”

9月12日晚,周偉撰寫一則“事實說明”,打印出來張貼在樓道里,也發布在業主群內。文中寫道,“萬般無奈之下,我們只是將事情經過公之于眾,希望大家了解真相,也希望公司能夠盡早公開道歉,讓逝者安息!”

消息發布后,群內有不少業主表示惋惜。“差不多每天都會見到那位面目慈祥的老人”。也有業主對物業此前行為表示譴責,“可以找個律師告物業,侵犯肖像權名譽權”“誰沒有個尷尬的時候,何況是老人呢?”

▲9月12日業主群聊天記錄

對此,朱經理告訴《正在新聞》,“我當時(對家屬)口頭承諾的是愿意發一個訃告,對此表示惋惜,但是家屬要求公開道歉,這性質就變了。”朱經理稱,“(家屬有什么訴求)我還是建議去走司法程序,或者說對我們公司影響大了,我們也會去起訴他。”

目前,周偉與家人正準備走法律程序。

物業公司發布老人電梯大便的視頻,是否妥當?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許浩律師表示,物業出于對公共利益的維護,可以在當事人屢教不改,多次勸阻無效的情況下,適度地進行公開。

但該小區的物業沒有對老人在電梯里大便的原因進行核實,也沒有對本人進行勸說,就貿然的進行無遮擋的公開,侵犯了老人的隱私權、名譽權和肖像權。

“周大爺的家屬可以作為原告對物業提起訴訟,要求物業消除惡劣影響,公開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等。”許浩說。

物業公司是否應對老人之死負責呢?許浩表示,物業的曝光行為使得周大爺的精神受到了侵害,從而導致老人離家出走甚至自殺,老人的死亡,物業應當承擔一部分過錯,“具體承擔比例,以法院判決為準”。

(為保護受訪人隱私,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岑川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專題】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數據變現”:“流量”為公眾服務 賦能產業發展
  • 科普研學行 踐行“大食物觀”
  • 科普健康知識
  • 我市開展人民防空疏散演練暨人民防空宣傳教育活動
  • 市民走進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 沉浸式體驗國防教育課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