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商務部在第三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新商業 新消費”縣域商業創新發展交流活動上發布了全國第一批農村電商“領跑縣”案例集。湛江市遂溪縣是廣東唯一上榜縣。(據9月28日《湛江日報》)
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農村電商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一根網線,不僅跨越了地理的界限,更打破了信息的壁壘,讓農村的優質農產品得以更快、更廣地走向市場,同時也讓城市的消費者能夠便捷地享受到來自農村的綠色與健康。應該說,這種雙向的流通與互動,不僅激發鄉村經濟的活力,也豐富城市居民的生活選擇,實現了城鄉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共享。
遂溪縣的脫穎而出,并非偶然。一方面,是當地政府積極落實相關政策。遂溪縣深入實施《湛江市農村電商助力實施“百千萬工程”行動方案》,將農村電商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另一方面,是注重產品升級與品牌建設。依托當地豐富的農業資源,遂溪縣精心打造了遂溪番薯、遂溪火龍果等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不僅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也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遂溪縣還注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樹立典型如遂溪壹峰農業的陳壯等成功案例,有效激勵當地農業企業和農戶的積極性和創新性。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發展農村電商,既要敢于“觸網”,還要善于“用網”。“觸網”是第一步,要勇于擁抱互聯網,將傳統農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這要求農村地區積極搭建電商平臺,完善網絡基礎設施,讓農產品能夠順暢地接入互聯網,搭乘上“網絡快車”,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然而,僅僅“觸網”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善于“用網”。這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推薦等技術手段,了解消費者的偏好和需求,為農產品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注重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響力,讓農村的優質農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當然,每個鄉村都有其獨特的地理條件、資源稟賦和文化特色。因此,應深入挖掘和發揮這些優勢,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導產業。
要看到,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商平臺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鄉村開始借助這一平臺,將本地的優質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乃至全球。遂溪縣的農村電商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其成功經驗將為更多地區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啟示,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