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國際長壽養生基地康養品牌推介活動成功舉行。
醒獅舞動,禮樂陣陣,迎接各方來客。10月9日,廣東·遂溪“九九重陽百歲節”暨2024年遂溪國際長壽養生基地康養品牌推介活動開幕式在孔子文化城舉行,揭秘百歲長壽老人的足跡,分享遂溪人長壽秘笈,展示遂溪人文自然特色,讓世界了解遂溪、愛上遂溪。
作為“國際長壽養生基地”“中國第一甜縣”“中國醒獅之鄉”,近年來,遂溪縣充分發揮好地理氣候環境、優質農產品的優勢,實現醫療健康、養生養老、中醫藥、康養文旅等多業態融合發展,建立起全域一體、醫養結合、跨界融合的康養服務體系,連續兩年獲評全國長壽之鄉品牌建設“十大亮點工作”,持續擦亮長壽康養品牌,努力把“長壽經”變成“致富經”。
銀發風采時裝秀。
玩轉時尚 多元化展現富硒遂溪
酸甜的火龍果酵素,香軟甜糯的火山紅薯,皮薄多汁的百香果,生猛的花蟹,各類精心制作的魚干、蝦干……活動當天,走進遂溪孔子文化城,來自各鎮區的農特產品盡在眼前,叫人挑花了眼,邁不開腿。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和食客們現場紛紛挑選購買,來自省市各級媒體及自媒體網紅達人們,也架起了“長槍短炮”,紛紛聚焦遂溪的這些“明星產品”。
遂溪農產品展示。
作為全國長壽之鄉,遂溪的長壽秘訣,正是隱藏在這些富硒的農特產品之中。硒,被譽為“長壽元素”,而遂溪大地上“硒”流涌動,達中國其他長壽區域平均值的三倍多。截止到2024年8月,遂溪縣戶籍中90歲及以上人口6798人,百歲及以上人口達344人,比例高達每10萬32人,是“中國長壽之鄉”認證標準(7人/10萬)的4.5倍。
在遂溪,80歲的老人出門買菜,步伐矯健;銀發老人依舊能踩高跟鞋,畫著精致妝容;公園里健身的老人,90歲的大有人在。舞臺上,一群生活在遂溪的奶奶們帶來不同主題的時裝秀,展現新時代老年人獨特的時尚態度和不凡氣質,打破年齡界限,引領銀發時尚。
奶奶們的長壽秘訣之一就藏在一日三餐中,富硒寶地孕育眾多優質農產品。近年來,遂溪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小切口”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的“大變化”。目前,遂溪有1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2個產品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活動現場,精心策劃播放的《長壽遂溪》宣傳片、《解“硒”甜美遂溪》短片,讓觀眾跟隨鏡頭全方位領略遂溪蘊含的“長壽奧秘”。歌舞《乘風破浪的奶奶》中,一群身著時尚,舞步輕盈的“奶奶級”表演者們用自信展現了與眾不同的魅力,博得場上陣陣掌聲。隨之而來的融合傳統與現代、文化與時尚的農產品推介概念秀,驚艷現場觀眾。十大新農人手持或佩戴由農產品轉化而來的時尚單品,化身為農產品推介官,為遂溪農特產品宣傳打Call代言:“儒風海韻,頤養壽鄉,甜美遂溪歡迎您!”
舞臺上,遂溪海紅米、遂溪番薯、遂溪火龍果、遂溪金鯧魚、遂溪百香果、遂溪紅糖、遂溪湛川荔枝、下六沙蟲、遂溪圣女果、樂民花蟹亮相,讓觀眾“大開眼界”。場外,農產品展示區也讓觀眾“大飽口福”,136屆廣交會遂溪場外對接活動為企業搭建對接橋梁。
禮樂孔子表演。
深度融合 打造文旅發展新格局
一縣多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近年來,遂溪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探索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路徑,塑造“瓜果甜、海鮮甜、風光美、人文美”的“甜美遂溪”城市文化品牌,著力打造文旅發展新格局。同時,不斷刷亮國際長壽養生基地這塊金字,不斷做大做強長壽康養全產業鏈,積極構建湛江優質療休養品牌。
高質量推進老齡事業與發展長壽康養產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遂溪舉辦的首屆“九九重陽百歲節”,是新起點。遂溪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劍表示,遂溪將繼續加大品牌建設力度,以“康養+文旅”提升消費體驗感,把康養元素深度融入文旅發展,推進醫養結合,培育中醫藥、休閑、研學等新業態,發展“田園養老”“旅居養老”,將遂溪打造成為一座“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魅力城市。
非遺醒獅表演。
本次活動舉行健康生態食品項目和文旅康養新材料項目的集中簽約儀式。遂溪縣分別與廣東樹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榮信(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千喜鶴集團、湛江粵之都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市創貿預制菜食品有限公司 、湛江昊豐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市綠保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國盛(遂溪)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四季文旅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湛江市興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市金磊科技設備有限公司、遂溪博美口腔醫院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簽約,推動遂溪與湛江同城化發展,打造一座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之城、產業之城、旅游之城。
《國樂大典》人氣樂團演出。
當晚,廣東衛視《國樂大典》第四季《跟著國樂去旅行》系列節目將走進湛江遂溪。國樂藝術家方錦龍、網紅美聲歌手上上、中國內地男歌手東山少爺、青年舞蹈家譚均元等藝術大咖紛紛登場,為觀眾們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視聽盛宴。本次音樂會以“國樂+文旅”為核心模式,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融媒體制作手段,一系列節目展示遂溪的文旅特色和長壽文化,通過“百歲重陽節”這一話題,將國風音樂和當地長壽文化、醒獅文化、游魚文化結合,通過重陽“百歲節”將長壽文化轉化為城市 IP,充分利用自然和產業優勢,深度展現遂溪的獨特魅力。
音樂會三個篇章分別展示“山”“海”“情”。
專家集結 解析遂溪長壽密碼
秋日時節走進遂溪,處處是豐收和甜蜜的景象,遂溪沃野千里、物產豐饒,農業總產值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被萬年火山滋養的土壤中富含長壽元素硒,含量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種植出“仙品荔”、圣女果、火山紅薯、海紅米等優質農產品;漫長海岸線盛產名貴海產品,遂溪金鯧魚、樂民花蟹、下六沙蟲、北潭生蠔久負盛名。
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深厚的文化沉淀,緊扣時代的創新,讓遂溪“養老”變“享老”,不斷擴大“幸福圈”,讓這片土地上實踐出越來越多的“遂溪經驗”。近年來,遂溪縣持續打響“鮮美湛江之甜美遂溪”品牌,遂溪成為湛江唯一入選省首批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健康生態食品產業集群也是粵西唯一入選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當前,遂溪縣正以“二產帶一產促三產”,加速布局康養產業,大力發展富硒功能和食品健康產業,打響“甜蜜牌”“長壽牌”。
晚會現場火爆。
本次活動中,專家學者齊聚遂溪,圍繞遂溪長壽密碼、數字賦能康養產業發展等話題開展深入交流,為遂溪擦亮“國際長壽養生基地”金招牌建言獻策。
現場,廣東省醫療器械管理學會聯合會員單位、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企業將醫療器械捐贈給遂溪縣,共同傳遞溫情,發揚敬老、愛老、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廣東的高校資源也不斷為長壽遂溪貢獻著力量,廣東醫科大學每年針對遂溪的老人開展一次體檢,為老人送上溫暖。
“我們團隊通過調查問卷進一步分析了遂溪縣長壽人群在13個大類飲食習慣,發現其飲食具有明顯地域特色,如在粗糧里本地特產的番薯其使用量遠高于其他粗糧。極具地方特色的飲食習慣有可能是造就遂溪眾多長壽老人的原因之一。”廣東醫科大學副教授李雪萌在主題發言中解析遂溪百歲老人生活習慣,總結遂溪長壽的密碼。
重陽國風音樂會現場。
康養產業是朝陽產業,候鳥式、養老度假式的生活方式需求日趨旺盛。健康中國50人論壇組委會副主任、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十二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張世平認為,要加強基礎建設實現康養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同時借助數字經濟,將農業資源、傳統文化、非遺項目等緊密結合,開發康養主題旅游路線。
發展康養產業,遂溪有自己的特點。第十三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供銷合作經濟學會會長李春生表示,接下來遂溪可結合自然資源、產業資源、發展前景做好產業規劃,培養引進康養產業人才,建立健全產品的技術標準規范,建立推進康養產業的政策,推動康養
產業走深走實。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