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東坡水道何處尋

2024-11-04 10:08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黃明聰

蘇東坡被貶海南,遇赦北歸途經雷州半島,在雷州停留期間寫有《雷州八首》詩歌,在天寧寺題寫“萬山第一”牌匾,在遂溪興廉村(現樂民城村)贈送給鄉賢陳夢英寶硯(現藏于河頭鎮雙村),足以說明蘇東坡在雷州半島的影響力有多大!難怪后來人們對蘇東坡當年走過的山嶺稱之為“東坡嶺”,就連蘇東坡當年飲用過的水井也稱之為“東坡井”。

殊不知,蘇東坡遇赦北歸的途中還留下一段隱形的文物——“東坡水道”。

據蘇東坡的日記《東坡志林》載:“余自海康(現雷州)適合浦,連日大雨,橋梁大壞,水無津涯,自興廉村凈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現高橋紅寨村)。七月四日記合浦事,元符三年也。”從蘇東坡的日記可知,蘇東坡當年就是從興廉村前的水路北上而到達廉江高橋紅寨村的,這段幾十公里的水路按小舟的行駛速度需要在中途歇息,于是他便來到車板鎮海邊的松明村留宿并寫下《夜燒松明火》一詩為證。

至此,蘇東坡這條北歸之路就赫然地出現在世人的面前,我們姑且稱之為“東坡水道”。可是你有所不知,這條“東坡水道”不但蘊含著不少歷史故事,而且充滿著無限風光和詩情畫意。

先說這條“東坡水道”的起始點興廉村,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當年蘇東坡在海南遇赦北歸后,曾在這里逗留40天并留下了“此地當有文明之祥!”的預言(現建有一座文明書院以紀念)。果然到了明朝期間,興廉村已發展成為“樂民千戶所城”(此所城與徐聞的錦囊所城、雷州城所城、徐聞海安所城并稱為古代雷州四大所城),此城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安陸侯吳杰所建,以屯兵設防為主,后來演變成為一座采集和保護珍珠的城池,故此地又有“珍珠城”之稱。

其實,樂民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這里曾叫蠶村港。公元10世紀后,南漢于古合州設媚州郡并在蠶村港營造“對樂珠池”,使這里逐步發展成為一座珍珠養殖的港灣。據說樂民所城建成時,明太祖朱元璋曾降下御旨,其中有“永樂民安”之句,故以“樂民”兩字命名該城。

大革命時期,廣東四大農運領袖之一的黃學增發動和領導了“樂民起義”,打響了南路人民革命武裝斗爭的第一槍。后來農軍戰士回師樂民城,由于敵眾我寡,農軍最后被迫撤離樂民城時就是從西門的涵洞走出,借道“東坡水道”而轉戰斜陽島的。

從興廉村北的蠶村港(現樂民河)溯流北上,一路風光無限。在樂民河的出海口之處,有一條依山傍水的村莊,這里就是我的故鄉黃屋村,故鄉山清水秀,古樹名木眾多,有高大葳蕤的海紅豆樹,有枝繁葉茂的見血封喉樹,還一種十分珍稀的鐵線子樹,更有一片近千畝的紅樹林。現在這里已建成一處堪稱全市最大的村級濕地公園和一個“遂溪環北部灣區域避風港”,園內紅樹蔥郁,鷗鳥成群,港灣風平浪靜,船舶停靠其中,儼如一座“天然的漁船博物館”,觀賞各式各樣的船只是一場的視覺的盛宴。前不久,遂溪縣作家協會一群作家來到這里采風,目睹其景,個個贊嘆不已!

沿著“東坡水道”繼續北上,還有很多自然風光。岸邊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如石角銀沙城、草潭國家二級漁港、角頭沙休閑度假村、楊柑河觀鳥長廊、北潭萬畝紅樹林帶,龍營圍十里長堤、車板海邊的松明夕照、高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等等景點,妝扮著這條“東坡水道”,使之美不勝收,這簡直就是一條“詩意水道”。

那天,我和一群文友來到石角碼頭,遙望這條穿越時空的“東坡水道”。此時正值漲潮,大浪滔天,驚濤拍岸,心中感慨萬千!腦海忽然閃現蘇東坡的那句千古絕唱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子的絕唱一直環繞耳際。

沿著“東坡水道”的方向,政府有關部門正著力打造一條沿海觀光一級公路,而這條“東坡水道”正朝著“黃金水道”的方向不斷發展壯大!


編輯:林霖
值班主任:蘇碧銀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廣湛鐵路湛江北站站房建設一派火熱
  • 警察開放日:別樣“警”色 搭起警民同心橋
  • 凝聚群眾力量 締造美麗西灣
  • 嶺南師范學院學生會團支部主題團日活動走進湛江消防
  • 2024年湛江市“市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全市總決賽開幕
  • 房車客扎營東海島西坑村 “這里有家的感覺!”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