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學習兄弟市在博物館建設方面的好做法、好經驗,助力湛江“博物館之城”建設,11月4日,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李多民率專題調研組赴江門市、中山市進行考察。
調研組一行實地考察了江門市的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以及中山市的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小欖民俗博物館兩間民間博物館,就博物館建設的整體規劃、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傳承與創新、文化產業開發等方面與當地政協、考察點有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調研組認為,江門市充分發揮華僑華人資源優勢,深入推進“僑都賦能”工程,通過狠抓博物館場館建設,構建以“僑”為特色的館藏體系,并開發了“邑起游僑博”微信小程序,推出各類文創產品,豐富游客體驗,推動僑鄉文化創新性發展。其中,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收藏華僑實物4萬多件(套),包括五邑銀信(僑批)、華僑護照等館藏精品,華僑文物之多、內容之豐富、價值之高位居全國同類博物館前列。中山市民間博物館各具特色,例如: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以教育服務和學術研究為目的,集中展示中國傳統木作文化傳承和工藝特點,打造紅木家具制作行業觀摩、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并有配套的紅木家具廠房、產業鏈條,將陳列展覽與文化產業融為一體;小欖民俗博物館運用多種輔助展品,復原了上世紀的婚房、貿易市場、家居生活等場景,生動再現了小欖從清末民初至改革開放初期的衣食住行、生活、生產、商務及節日禮俗。
調研組表示,要把江門、中山兩市在博物館建設方面的先進理念和做法帶回湛江,聚焦打造“博物館之城”建設、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等開展協商議政,積極探索更多“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新路子,創新博物館管理運營模式,以實際行動助推現有博物館提質增效,加快謀劃建設專題博物館,挖掘更多湛江資源,講好湛江故事,切實提升湛江知名度和城市文化內涵,助力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