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強化重點改革攻堅 釋放高質量發展動能

2024-11-07 08:34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策劃/黃康生 采寫/記者范子華

湛江灣實驗室。 記者歐陽澤 攝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11月6日,中國共產黨湛江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召開,強調要強化重點改革攻堅,充分釋放高質量發展動能。我市已全面進入新的改革時間,全市上下將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決心,積極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強化科技創新引領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把科技創新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

依托湛江灣實驗室強大的科研能力,打造“實驗室+平臺公司”運營模式,建設“后室前廠”,在科研平臺、高端人才和產業孵化等方面促共融、共進、共贏,推動海洋產業鏈式布局、集群發展。成功研發全球首創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臺“湛江灣一號”、全潛懸浮定深柱穩式綜合試驗養殖平臺“海塔一號”等代表性科研成果,建成并落地的“恒燚1號”是省內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洋牧場平臺,多個海洋牧場裝備研發成果在國內實現“零的突破”,為全面建設海洋強省作出了積極貢獻。

湛江國家高新區聚集了全市近40%的高新技術企業、孵化育成載體、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擁有國家級研發機構6家、國家級研發機構分中心2家、國家級相關資質的產品檢驗檢測機構4家。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8.74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產值306.64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2387.86億元,排在粵東西北第一。

同時,湛江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逐步構建“創業團隊—初創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梯次培育鏈條。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3年48家增長到579家,增幅達1100%;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從2018年109家增長到509家,增幅達267%。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從2018年的443億元提升到2023年的553.84億元,連續五年正增長,企業數量和產值均在粵西地區排第一。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湛江應如何駛入“快車道”、實現加速跑?

全會指出,要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完善海洋、現代農業和綠色化工三大產業創新中心運行機制,創新定向資助、“賽馬制”、公開競爭等科技項目實施方式,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健全科技企業梯次培育機制,鼓勵龍頭企業整合資源組建各類研發機構,提升企業科技創新硬實力。建好用好湛江國家高新區、湛江灣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促進更多科研成果在湛就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從“國企三年改革行動”到“國企改革發展提升年行動”,再到“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改革”已成為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市國資委監管下的市屬企業資產總額從2013年的近430億元躍升至2023年12月的712.4億元,增長率超150%;截至2024年8月,更是達到了734.3億元。

近年來,城發、交投、旅控、農發等四大新產業集團先后組建,積極承建空港經濟區、高鐵新城、海東新區、紅樹林修復工程、海洋牧場、國際水產城等全市重點建設項目。2020年以來,企業已建在建擬建項目43個,總投資金額700多億元。

民營經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支撐起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半壁江山”。今年10月,“2024廣東省民營企業100強”系列榜單在湛江發布。其中,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上榜“2024廣東省民營企業100強”和“2024廣東省制造業民營企業100強”,廣東金嶺糖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榜“2024廣東省制造業民營企業100強”。這兩家扎根湛江多年的民營企業有此成績,也意味著湛江民營經濟發展“一池春水”正不斷被激活。

我市緊扣更好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需求,市黨政主要領導常態化走訪民營企業,完善湛商·市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機制,為政企溝通交流搭建平臺,面對面聽取意見建議,協調解決問題,大力營造重商、尊商、親商、安商的良好氛圍,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主體發展壯大。

據了解,我市致力于為民營經濟發展減負擔、添動能,2023年,湛江全市民營企業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7.87億元,全市小規模納稅人共享受增值稅減免11億元,小微企業共辦理所得稅減征2.3億元。同時,以金融“活水”為民營企業“增”資,2023年共通過“銀稅互動”項目向全市小微企業發放貸款2868筆,貸款金額52.75億元,有效提高小微企業生產經營能力和風險抵御能力,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茁壯成長。

眼下,湛江市場主體活力奔涌,未來經濟發展將如何勇探新路、勇立潮頭?

全會指出,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保障權益、落實政策、精準服務,讓各種所有制企業扎根湛江、共同發展,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生機勃勃”的企業生態。推動建筑施工、物業服務、文化旅游等領域國企重組整合,支持我市國企與省、兄弟市國企開展合作共建,集中優勢資產做大做強市屬國企。實施民營企業培育計劃,推動民營企業“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今天的湛江,東融粵港澳大灣區,南聯海南自由貿易港,西接北部灣城市群,北通西部陸海新通道,已成為國家戰略聯動與融合發展的重要連接點和支撐點,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

海南省90%以上的生活物資、1/3的客流量通過瓊州海峽運輸。其中,徐聞港承擔了大部分運輸任務,是推動廣東海南相向發展、“雙向奔赴”的重要交通樞紐,是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年吞吐能力可達車輛約320萬輛次、旅客約1730萬人次。

湛江相繼開通了6條跨境班列線路,實現了中歐、中亞、中老的全覆蓋,更好地融入廣東中歐班列物流體系,進一步豐富湛江國際物流通道。目前,湛江物流網絡覆蓋了云貴川、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一步提升了湛江及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共享RCEP發展新機遇的能力,為推動湛江對外貿易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此外,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的廣湛高鐵串珠成鏈,貫穿粵西地區,深度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后,廣州至湛江將實現90分鐘互達,為深度融合大灣區、便捷粵西與粵港澳大灣區兩地人民交通出行提供充足的交通運力,將加速構建人民出行幸福“生活圈”,為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湛江正進入加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和戰略窗口期,未來應如何秉承優勢、乘勝追擊?

全會指出,要全面提升徐聞港綜合樞紐能級,加快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資源整合,用好“并行港”物流模式,協同推動瓊州海峽高質量發展。深入對接“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個平臺建設,進一步推動廣湛“核+副中心”深度協作。深化“五外聯動”全方位改革,推動中歐班列擴量提質,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加快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臨港經濟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平臺建設,推動廣東奮勇東盟產業園建設國際合作產業園,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體系。


編輯:林霖
值班主任:蘇碧銀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強化重點改革攻堅 釋放高質量發展動能
  • 讓大企業“頂天立地” 中小企業生機勃勃
  • 國際紅樹林中心成立協定在深圳簽署
  • 市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舉辦增殖放流活動
  • 廉江市青平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壯大鎮域經濟
  • 中科煉化航煤鐵路發運量首次突破萬噸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