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湛江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南粵家政”工程的有關部署要求,堅持以“小切口”推動“大民生”,深入實施“南粵家政”工程,重點開展母嬰、居家、養老、醫療四大培訓項目。(據11月6日《湛江日報》)
烹飪保潔、育嬰育幼、養老護理……伴隨著家政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我市家政服務市場快速發展,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日益提高的家政薪資,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好家政服務業的發展前景。
但現實生活中,不少有家政服務需求的消費者都有過“找一個好保姆或好阿姨好難”的感嘆。在獲取家政服務信息的渠道上,消費者往往處于弱勢地位。畢竟,消費者的信息大多來源于家政企業、中介的推薦,或家政服務人員的自我介紹,或親朋好友等人的口口相傳,而為了盡快促成訂單、賺取介紹費,大部分中介總會“揀著好的說”,有的甚至欺騙誤導消費者。在此語境下,消費者選擇家政服務人員就像“開盲盒”——運氣好了,可能選到的家政服務人員素養較高,令人放心滿意;運氣差了,就可能選到素質較低、服務能力較差的家政服務人員。而從媒體報道來看,保姆虐待幼兒、老人或是偷盜錢財的事件時有發生。身處同一屋檐下,“雇主用得不放心,保姆干得不開心”,雙方信任感缺失,某種程度上為家政服務增加了許多不和諧因素。
完善家政服務業標準制度,促進行業行穩致遠。要不斷健全完善家政服務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推進家政企業實現工作品牌化、員工職業化、服務標準化、發展規范化。加強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鼓勵更多單位、機構根據社會需求,開設家政服務培訓,建立健全家政服務行業崗前培訓、定期再培訓等制度,加強專業化技能培訓,提升家政從業人員素質。大力提倡并推進家政從業人員持“居家上門服務卡”上門服務,“居家上門服務卡”內容包含員工基本信息、體檢信息、服務資質、服務評價等內容,規范家政企業經營行為,促進家政服務業健康持續發展。
家政服務都是與家庭相關的工作,從業者與雇主之間需要建立高度信任的關系,以誠相待、公開透明,是打造家政服務高品質的前提。確保相關責任主體錄入家政企業和家政服務人員相關信用信息的全面性、準確性、及時性。同時持續完善相關制度規范,方能真正以誠信建設助推家政服務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