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晚霞中萬鳥歸林的紅樹林有多美”的話題在社交媒體上引來網友關注,網友感嘆“有好多歡快的鳥”“真的超美”。
進入冬季以來,湛江市雷州南渡河出海口紅樹林保護區頻繁出現“萬鳥歸林”的壯觀場景。相關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引來贊聲一片,視頻中,晚霞給紅樹林加上一層橘紅色的濾鏡,萬鳥齊飛,美如國畫。雷州紅樹林頻現“萬鳥歸林”,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更是對湛江生態環境保護、“紅樹林之城”建設成果的生動詮釋。
紅樹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岸衛士”之稱,是熱帶、亞熱帶海岸帶海陸交錯區生產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頻頻出現“萬鳥歸林”壯觀景象,背后是湛江對紅樹林生態系統長期不懈的保護與修復。湛江氣候宜人,“氣質”“水質”全省領“鮮”,且雷州半島沿海灘涂有著豐富的紅樹林資源,為候鳥們提供了絕佳的棲息場所,加之紅樹林濕地豐富的底棲動物和海洋魚類,為候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所以候鳥們每年都會如期而至,而且越來越多。2021年12月,湛江提出要打造“紅樹林之城”特色品牌,讓“湛江紅樹林”成為廣東生態建設的新名片。2022年11月,“廣東湛江國際重要濕地”亮相央視,在湛江人的“朋友圈”里刷屏。2023年2月,人民日報微博發布了一個名為《廣東湛江白鷺啾啾迎春來》的視頻,短短23秒的視頻、一天的時間,就收獲了80多萬次觀看、500多條評論、1900多個點贊。“紅樹林之城”筑起了“生態巢”,引得眾多候鳥如約而至、年年來訪;“候鳥”變“留鳥”,人鳥和諧共繪生態新畫卷,儼然成為湛江的一張生態名片。如今,雷州南渡河出海口紅樹林保護區頻現“萬鳥歸林”,又為這座“紅樹林之城”增添了一幕“名場面”。
紅樹林在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一道綠色長城,守護著沿海地區的生態安全。“萬鳥歸林”,正是紅樹林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的有力證明——眾多鳥類在這里棲息繁衍,形成了復雜而有序的生態鏈,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發展。看到的是“萬鳥歸林”生態畫卷,彰顯的是“紅樹林之城”生機勃勃,而更深層次的,是湛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萬鳥歸林”,是這座“紅樹林之城”的生活美學。這樣的美景激發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成為生態文化教育的生動教材。當人們目睹萬鳥在晚霞中穿梭于紅樹林間,內心深處會涌起對大自然神奇創造力的贊嘆,進而增強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尤其是“萬鳥歸林”意即“回家”,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在欣賞這一美景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市的生態保護任務依然艱巨,盡管在紅樹林保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面臨著不少挑戰。守護好大自然饋贈的“萬鳥歸林”生態美景,必須更加堅定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紅樹林之城”建設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