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區南橋街道百姓村作為全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地處赤坎主城區中心地段,常住人口高度密集,電動車保用量非常大,給新形勢下城中村管理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和安全隱患。近年來,南橋街道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堅持以民為本、為民服務、為民解困,聚焦電動車充電難“小切口”,敢于啃下“硬骨頭”,多措并舉、想方設法管好電動車,有效實現電動車“不入戶”“易充電”“放心停”,以電動車充電難的“小切口”推動城中村治理精細化規范化的“大提升”。
堅持立規矩、明責任 確保電動車“不入戶”
電動車不上樓入戶是杜絕安全隱患和火災事故的關鍵所在。南橋街道和百姓村堅持問題導向和建管結合,對轄區電動車進門入戶上立下“紅線”,出臺《關于嚴禁電動車違規充電的規定》,細化明確電動車充電不入戶、不飛線充電等問題,一方面壓實房東責任,簽訂《房屋主責任書》,將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的有關情況納入《村規民約》統一管理,將管理責任與村民福利相掛鉤,保證房屋主的責任落實。另一方面壓實租客責任,充分利用“視頻+門禁”系統強化出租屋管理,加強出租屋流動人口管理。同時,將商鋪門口范圍的電動車秩序管理納入店鋪經營者“門前三包”范圍,明確不能在店鋪內充電,與經營者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壓緊壓實商家經營者責任。
堅持強規劃、建電樁 確保電動車“易充電”
為切實解決居民充電難題,保障電動車充電安全,百姓村積極推進電動車充電樁建設,科學規劃布局在村轄區空曠地段建設6個充電站(棚),在每幢樓房周邊和背街小巷統一劃定停車充電區,設立掃碼充電樁3000余個,并在主次干道商鋪前的人行道規劃建設路邊充電樁,切實解決群眾充電難問題。同時,進一步加強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安全及服務質量管理,建立常態化管維機制,定期組織對區域內的充電設施及站場進行安全隱患排查。
堅持布天網、強排查 確保電動車“放心充”
為消除車主將車停在戶外的顧慮,百姓村統籌用好村級綜治中心,先后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實施“雪亮工程”,新建高清監控點位600多個攝像頭,建立綜治中心視頻監控系統,全天候不間斷運作,以數據賦能提升管理能力水平。同時,聯合街道、派出所在百姓村主要路口建設零距離警務室,組織治安聯防隊24小時輪崗運作,村治安隊定期對每家每戶樓梯口、電動車停放充電情況進行主動排查,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大檢查,加大對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等行為的監管力度,筑牢安全防線。目前,村內電動車“進樓入戶”“人車同屋”“飛線充電”等突出問題基本消除。
堅持抓宣傳、消疑慮 確保電動車“愿意充”
鑒于村(居)民電動車充電的習慣以及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村“兩委”干部主動上門入戶加強宣傳指引,并整合多方資源,探索電動車普惠充電,引導電動車主愿意用、用劃算。
如今,轄區各村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正式“上崗”,使居民充電更加便捷安全,有效減少了消防安全隱患,居民安全防范意識普遍提高,已基本杜絕飛線充電、室內違規停放電動車充電等現象,電動車管理井然有序,小小充電樁“樁樁暖民心”。下一步,南橋街道將堅持問題導向,持續鞏固深化百姓村電動車精細化管理經驗做法,把電動車精細化管理改革與實施“百千萬工程”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城中村精細化治理工作經驗,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