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報小拍·鄉村振興|駐遂溪縣嶺北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期待“村晚”“出彩出圈” “帶火”文旅

2024-12-19 11:20 來源:湛江云媒 作者:視頻/記者陳振園 肖勝權 文字/記者楊雅麗 圖/記者陳振園

      平坦開闊的彩虹路、煥然一新的宅前屋后、詩意盎然的東坡文化園……日前,記者走進遂溪縣嶺北鎮調豐村,只見精巧別致的嶄新小景品如繁星灑落,巧妙點綴著村莊的每一處角落,一幅融合千年歷史底蘊與現代蓬勃活力的古雅嶺南新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自2021年起,由湛江市委組織部牽頭,湛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等市、縣級 11 個單位組成的工作隊進駐嶺北鎮。

除了全力配合推進調豐南粵古驛道文旅產業項目和“百千萬工程”項目建設,工作隊多管齊下開展幫扶工作,大力建設基礎設施,精心整治農村環境,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暖心送重病村民就醫,全方位將幫扶力量滲透到嶺北鎮的角角落落,推進“百千萬工程”,扎實有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千年古村“蝶變”煥新“豐”貌

“游千年古村 品東坡文化”“千年古官道 青史留至今”……當天,記者一到調豐村村口,蔗田如茵,只見一列古樸石刻赫然而立,筆鋒游走于石上,似在低語著往昔的故事。

沿著彩虹路悠然前行,一路綠樹繁華迎接,清新之風撲面而來,鄉村振興的嶄新氣象展露無遺。“景蘭閣之前是咱們村的私塾,亦為朝廷于石官道調豐段所設的茅亭驛站。同時傳遞公文的差使、往來的官員乃至上京赴考的書生,都會在此處歇宿、更換馬匹。”調豐村黨支部副書記程孟武熱情地向記者娓娓道來。

與景蘭閣相鄰之處,一座正在內部裝修的古建筑吸引著眾人目光,它便是被村民們親昵地稱為“北京大屋”的外翰第。“外翰第始建于清朝,是一座三進四六合院式石磚木結構硬山頂的宏偉建筑,擁有6個庭院36 間房,面積達1212平方米,它承載著家族的興衰榮辱,見證了歲月的滄海桑田。”程孟武的眼神中滿是對這座古建筑的敬重與自豪。

記者跟隨著工作隊的腳步,先后穿梭于東坡井、千年古官道等充滿歷史韻味的地方,聆聽著程孟武詳細且生動的講解,那些古老的故事以及往昔曾經的輝煌在這片土地上逐一鮮活地重現,熠熠生輝。

“我是今年8月入駐調豐村,短短4個月的精心雕琢,這里已然舊貌換新顏,我有幸見證了調豐村的飛速發展。”工作隊駐調豐村第一書記沈業成滿懷感慨地說道,自入駐起,工作隊便全力投入,對千年古官道、景蘭閣、東坡井、外翰第等文物進行保護和修繕,將外翰第、東坡井、景蘭閣等景點組成調豐村鄉村旅游的核心區。

同時對調豐村主要建筑進行外立面改造,提升公共活動區,增加東坡事跡場景,打造東坡文化墻,使東坡文化氛圍更加濃厚,講好調豐村的歷史故事。

同時在村內增設茅亭驛站、停車場、青石板指路牌等景區配套設施。從富有文化韻味的東坡文化園的精心修筑,到全民健身廣場的升級整改;從“四小園”的綠化美化,再到路面的平整硬化以及環境衛生的深度整治,為了給廣大市民群眾打造出一個舒適宜人、便捷暢達的旅游環境。

工作隊立足“調豐古村落”發展定位,深入挖掘調豐村歷史文化元素,將千年古官道、歷史建筑、古樹等納入村莊規劃,因地制宜、科學將千年古村落文化保護與傳承發展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建成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文農旅村莊,合力打造“既有顏值、又有產值”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不斷擦亮“中國傳統村落”名片。

多措并舉共謀“鎮”興新篇

“知道群眾需要什么,我們才能幫到點子上。”工作隊隊長何永恒說,進駐后,工作隊在短時間內走遍了全鎮所有的自然村。他們走村入戶,哪條村偏僻、環境差,哪條村發展缺乏后勁,哪些村民有困難,他們就把精力與資源投到哪里。

一直以來,工作隊積極作為,大力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成功協助企業與村集體開拓近 4000 畝毛豆種植產業,推動其向現代化、規模化經營模式邁進。同時,采用先建后補策略助力農戶擴大生產經營,并精心培育致富帶頭人,為產業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不僅如此,工作隊還著眼于延伸農業產業鏈,積極協調農副產品加工、銷售等企業落戶嶺北鎮投資投產,依據當地特色因地制宜提升產業水平,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為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工作隊全力開展產銷對接工作,積極引導大型超市、配送公司以及事業單位采購嶺北鎮優質農副產品,并助力嶺北鎮踴躍參與各類消費幫扶系列活動,為當地農產品打開了廣闊市場。

在改善鎮村環境方面,成績斐然。全鎮道路硬底化超 30 公里,污水管網建設超 20 公里,路燈建設超 1000 盞,“四小園”建設超 250個,新建 4 個村莊集中供水設施,極大地提升了鎮村公共基礎設施水平。同時創新打造“聚鳳園”家禽集中圈養示范點,在鎮區建成 3000 平方米綠化休閑小公園、1000平方米城市會客廳、2公里長水庫邊休閑碧道以及2個配備新能源充電樁的停車場,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生活。此外,組團單位協調250萬元加固改造橫山水輪泵橋,解決群眾出行難題。還試點鄉村智慧化改造,建設覆蓋鎮、村、組三級的云喇叭通訊系統與戶外宣傳LED大屏幕,開通村級微信公眾號,在多方面發揮顯著作用。

工作隊聚焦民生,全力提升鎮域公共服務,動員各方力量助學助教,籌建運動場地;改善鎮村醫療條件,推動智能健康小屋落地,開展結對幫扶與義診;聯合舉辦文藝晚會與運動會,豐富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共謀嶺北“鎮”興新篇。

期待“村晚”“帶火”調豐文旅  

在調豐村銀溪南岸的青石上,兩條仿佛被天斧劈開的石溝向溪水延伸而去。這深溝便是古官道遺址,為千年古車轍,是廣東省“百大新發現”之一。“千年古官道的車轍,最深處有0.68米,是高腳牛車在玄武巖坡上經過漫長歲月摩擦碾壓而成。”程孟武手指古官道上的“回”字,介紹道,這條古官道為遂溪南北要塞的“三十里官路”,是古代官方軍需物資運輸、軍隊調防、官員謫遷、信件傳送等的要道。

“咱村里的鄉道已變身靚麗彩虹路,新修的東坡文化園成了大家茶余飯后休憩的好去處,古宅也在緊鑼密鼓修繕之中,村子的生活真是過得越來越好啦,歡迎大家來我們村游玩打卡。”在東坡文化園內縱情高歌的村民戴福英,臉上洋溢著幸福說道,話語間滿是對鄉村新貌的驕傲與對未來的憧憬。

如今的調豐村,基礎設施越來越好,持續上演著鄉村“變形記”。接下來,工作隊將繼續攜手嶺北鎮委、鎮政府深度研究、復原和翻新調豐村歷史古跡,發掘古跡文化內涵,開發文化體驗產品、文化體驗精品路線;以調豐村古官道遺址為龍頭,將景蘭閣、外瀚第、八角井、東坡井、石橋墓、碉堡、石碾坊等名勝古跡串聯起來,講好調豐故事,融合縣鄉村振興示范帶,打造螺崗休閑小鎮、北部灣農旅產業園、調豐古村落“旅游圈”。

夜幕悄然籠罩,霓虹燈帶如靈動畫筆,將彩虹路與古建筑精心勾勒,二者光影交織,共繪成一幅如夢似幻的鄉村夜景圖。

調豐,這座承載著 124 座明清古建筑的千年古村落,仿若被注入全新生命力,正緩緩開啟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新篇章。

“期待第二屆湛江村晚‘出彩出圈’,‘村晚’不僅是展示鄉村振興階段性成果的良好窗口,更是凝聚多方鄉村振興建設力量的磁吸高地。”沈業成滿懷期待地說道,他希望借助湛江村晚這個大舞臺,能讓廣大市民群眾入知曉調豐村的外翰第、東坡井以及千年古官道等獨特景致,大幅提升調豐古村落的知名度。調豐村的變化拭目以待,歡迎大家來調豐打卡。相信不久,調豐將成為遂溪乃至湛江嶄新的旅游金名片。


編輯:陳振園
值班主任:吳文靜、羅磊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粵西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全面建成
  • 粵西地區首批“陸海接力”大黃魚投放入海養殖
  • 我市舉辦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 廉江振興南路延伸線道路正式通車 可直達玉湛高速廉江西高速口
  • 赤坎體育場上演足球友誼賽
  • 廣湛園前11個月多項經濟指標增速亮眼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