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開展2024年廣東省農業經理人培訓跟蹤服務活動。
為進一步持續推進廣東省農業經理人培訓后跟蹤服務工作,了解學員企業發展,服務鄉村產業振興,近日,廣東海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赴廉江、經開區等地開展廣東省農業經理人培訓跟蹤服務活動。
走進廉江良垌的蛋雞養殖基地,了解養殖情況。
當天,由廣東海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和該校水產學院、濱海農業學院組成的專家團隊先后來到廉江的蛋雞養殖基地、經開區的魚蝦蟹混合養殖基地,實地考察農業生產現場,與2024年參加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學員陳博、鄧武生、陳建威等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了學員們的養殖規模、技術難點、政策需求以及培訓后的成效,并進行健康生態養殖指導。
走進位于廉江市良垌鎮的蛋雞養殖基地,入目之處,一排排標準化蛋雞養殖籠架有序排列,寬敞明亮的雞舍內一塵不染。自動化飼喂系統正高效運行,如同一位精準無誤的“智能管家”,持續不斷地為蛋雞輸送“口糧”。雞飼料被精準投放至料槽,引得一群群蛋雞歡快地競相啄食,“咯咯” 叫聲此起彼伏,奏響了一曲生機勃勃的養殖樂章,展現出基地科學養殖、蓬勃發展的火熱景象。
“我們采用自動化生產線,目前蛋場存欄達到25萬羽,日產蛋量有20萬多枚,剛產下的雞蛋,通過中央集蛋系統,自動有序地滾動至雞蛋庫,隨后打包運往各地市場?!钡半u養殖基地相關負責人陳博向記者介紹道。不過他也坦言,現階段基地仍需加把勁,打造專屬自身的高端品牌。
在蛋雞養殖領域,廣東海洋大學教授安立龍有著深刻洞察。他認為,養殖基地若想穩健前行,首要任務是錨定長期發展藍圖。一方面,精細飼養,為雞蛋品質“精雕細琢”;另一方面,走品牌化、差異化之路,深挖特色,傾力打造高端品牌,方能在市場浪潮中嶄露頭角。
經開區東海島的魚蝦蟹混合養殖基地。
“我這片基地,面積約600多畝,采用的是魚蝦蟹立體混養模式,主打養殖擬穴青蟹、南美白對蝦以及黃腳臘魚等品種。”在經開區東海島的魚蝦蟹混合養殖基地,談及發展歷程,鄧武生滿是感激之情,他表示,特別要感謝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和廣東海洋大學搭建的學習交流平臺,自從參加農業經理人系統化培訓課程后,自己仿佛打開了一扇知識的新大門。對農業品牌建設、市場營銷、政策解讀等都有了更為透徹、深入的理解,還熟練掌握了高效精養與多營養層級生態養殖技術,懂得巧妙利用水體空間,配合實施養殖環境調控、動物免疫調節、餌料生物科學應用等一系列精細的管理舉措。不僅如此,在培訓期間,結識眾多同行同學,大家互助共享,為基地發展積累資源。
鄧武生深知,基地的成長壯大離不開專業技術指導,更令他欣喜的是,在此過程中還學到了如何申請海外出口以及達到供港標準的相關知識,為基地進一步拓寬市場版圖打下根基。
了解擬穴青蟹生長情況。
活動中,學員分別介紹了自家基地當下的發展狀況,以及對下一步發展的規劃藍圖,還積極分享了參與培訓學習后的諸多收獲。目睹學員們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大家熱情高漲、干勁沖天,安立龍教授滿懷期待地表示,希望大家借助廣東海洋大學的培訓學習平臺,潛心學習前沿技術、拓寬視野眼界、結交行業智囊好友、精心謀劃長遠發展。以科技為支撐更新理念、創新模式,全力做強自身產業,發揮“頭雁”作用,為人才振興注入活力,為地方產業蓬勃興起添磚加瓦。
據了解,隨著農業經理人培訓班落下帷幕,廣東海洋大學的服務重點隨即轉向后續跟蹤服務階段,有條不紊地推進常態化跟蹤服務工作,巧妙地將對培訓學員的跟蹤服務與培訓需求調研有機融合。在此過程中,借助持續的跟蹤培訓服務,深入了解當下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精準把握行業動態,更好地了解農業職業經理人的實際需求,優化培訓方案,提升培訓質量,為湛江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