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底,霞山區自然資源局與各街道辦攜手開展“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送圖下鄉”系列行動,把規劃成果圖紙送到各村委會。(1月8日《湛江日報》)
在“百千萬工程”推進如火如荼之際,霞山開展的“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送圖下鄉”系列行動,無疑是一項極具前瞻性與務實性的舉措,能對“百千萬工程”真正起到“加力提速”的效果,對鄉村發展而言是送來了一場“及時雨”。
“送圖下鄉”,送的是科學規劃的“指南針”。村莊規劃是鄉村建設的藍圖,關乎鄉村的長遠發展。霞山區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的“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成果,凝聚著專業的智慧與對鄉村發展的洞察。將村域土地利用布局圖、村域建設項目布局圖等送到村干部手中,讓他們清晰知曉村域內土地的具體利用規劃,明白何處適合建設產業項目,何處應保留生態空間,這使得鄉村建設不再盲目,村干部們能夠依據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各類建設,避免資源浪費與無序開發,為鄉村發展找準方向。
更關鍵的是,“送圖下鄉”不止于“送”,還手把手“教”。工作人員不僅展示圖紙,還詳細講解內容與識圖方法,并開展宅基地依規報建培訓。這不僅提升了村干部對規劃的理解與執行能力,也為鄉村建設的規范化奠定基礎。這些圖成了村干部落實“百千萬工程”各項任務的“工具書”,有助于打通自然資源高水平保護和高效率利用“最后一公里”。
“送圖下鄉”是利民好事,應推動其常態化開展。鄉村發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持續演進的過程。產業的升級、基礎設施的完善,都需要規劃的及時跟進。常態化“送圖下鄉”,能根據鄉村發展的不同階段,適時提供最新的“規劃錦囊”,為鄉村建設提供精準指導。比如,隨著電商產業在鄉村的興起,新的物流用地、倉儲布局等需求涌現,常態化送圖能確保規劃快速適應變化,助力電商產業在鄉村順利落地。另外,每次“送圖下鄉”,都是一次與村干部、村民面對面交流的契機。通過反復的講解、培訓,村干部、村民對規劃的認知不斷加深,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當村干部、村民都能夠讀懂規劃圖紙,明白規劃對自身利益的影響,就會更加積極地投身鄉村建設,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當村民更深切感受到“百千萬工程”帶來的利好,自然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送圖下鄉”系列活動,甚至可以成為整合各方資源、強化部門間協作的契機,促成“按圖索招”。無論是霞山岑擎村村莊規劃被納入省優秀案例,還是持續開展“送圖下鄉”,都證明了推進“百千萬工程”、鄉村全面振興中鄉村規劃的重要性。期待更多地方開展“送圖下鄉”活動,用規劃之筆勾勒鄉村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