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湛江臺灣兩岸學者面對面談陳瑸

兩岸文化交流的使者

2025-02-07 21:51 來源:湛江云媒 作者:統籌、文圖/記者 林艷芳

2月2日,一場跨越海峽的學術對話在湛江展開。在湛江市臺辦的推動下,回湛省親的臺灣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中國文教師區桂芝與嶺南師范學院教授、雷陽文化研究所所長龍鳴面對面,深入探討了陳瑸對臺灣的深遠影響及其在兩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區桂芝與龍鳴面對面交流陳瑸事跡和兩岸文化。

據悉,出生在雷州半島的陳瑸,被譽為明清“嶺南三大清官”之一,康熙時期曾三度主政臺灣近十年,歷任臺灣知縣、臺廈兵備道、福建巡撫。他在任期間,臺灣的經濟、海防、吏治、文教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發展,贏得了臺灣人民的極大尊重。

龍鳴詳述了陳瑸對臺灣的貢獻:經濟上,他推行墾荒政策,發展農業,改善民生;海防上,他開發北臺灣,加強軍事防御,保障臺灣安全;文教上,他推動教育普及,培養了大量人才。文昌文化和朱子理學正是經陳瑸首次引入臺灣。龍鳴強調,陳瑸不僅是一位清官,更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使者。“陳瑸在臺灣的貢獻贏得臺灣人民衷心愛戴,至今,臺南北極殿中還供奉著陳瑸的塑像。講好陳瑸的歷史故事是一種知根知源的教育。水有源,樹有根,陳瑸等清初治臺官員對臺灣的貢獻,為臺灣發展和兩岸交流奠定了堅實基礎。”

區桂芝坦言,歷史教育在臺灣存在“去中國化”的傾向,這使得許多學生對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認知存在偏差。陳瑸在臺灣更是“冷知識”,以至于一般人都不知道這位治臺官員。“我們可以讓這‘冷知識’熱起來。”她呼吁,通過更加全面、客觀的歷史教育,讓學生們真正了解陳瑸對臺灣的貢獻,以及兩岸共同的文化淵源。

“無源之水不能流也,無根之木不能長也,臺灣人的文化也強調‘吃果子拜樹頭’,這就是中國人傳統飲水思源的文化。多交流就能帶來理解,多理解就能帶來自然的融合,自然融合之后和平自然而來。”區桂芝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有責任將這些故事帶回臺灣,讓更多人了解陳瑸的偉大貢獻。

湛江市臺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兩岸文化學者面對面的交流活動不僅是學術的探討,更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溝通。區桂芝和龍鳴共同呼吁,進一步加強對陳瑸的研究和宣傳,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融合發展,讓兩岸同胞共同銘記這段歷史,增進彼此的了解與認同。

編輯:何海清
值班主任:羅穎露
值班編委:鐘忠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專題】聚焦2025年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
  • “春風行動”助就業
  • 赤坎民主路進行臨時交通管控
  • 春節假期坡頭接待游客約38萬人次
  • 霞山區愛國街道:追“綠”逐“美”擦亮鄉村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 筑牢制造業“底盤”  現代化產業向“新”提質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