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這片紅土地上,有一種獨特的風俗——年例,它像一條永不干涸的河流,流淌在每個湛江人的血脈里。
湛江的春節從臘月末便拉開序幕,一直延續到各條村的年例全部結束,這年才算真正過完。此時的湛江,仿佛沉浸在一場經久不息的歡樂盛宴之中。
湛江的年例那可真是熱鬧非凡,甚至比過年還要紅火。每個村莊都擁有專屬的年例日,通常從年初二起,就陸續有村莊開啟年例的序幕,其中元宵節當天及前后幾天更是高峰期,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主家從年例前一天就開始忙碌:殺雞拜神、買好酒菜、備好桌椅,等待次日宴請親朋好友。年例那天中午,來自四面八方的親戚朋友就會提著一箱飲料或水果等前來“吃年例”。桌上擺滿了湛江特色美食:白切雞、清蒸魚、炒花蟹、沙蟲湯……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大家圍坐在一起,舉杯暢飲,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年例這天的重頭戲是各種民俗表演。我總是擠在人群中踮著腳尖看熱鬧,生怕錯過任何細節。我最愛看的是飄色。孩子們穿著華麗的戲服,站在高高的鐵架上,由鑼鼓隊開道,緩緩向前移動。他們扮演著各種歷史人物和神話角色,在藍天白云下顯得格外耀眼。有一次我鄰居的表妹扮演“穆桂英”,站在3米高的鐵架上,成為移動的風景,那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這傳承四百年的非遺,至今仍在半島演繹著驚心動魄的美。
夜幕降臨,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照亮了整個村莊。村民們仰頭觀賞,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煙花的光芒映照在每個人的眼中,仿佛將美好的愿景都融入了這片星空。
點評:文章生動描繪了湛江年例的盛況,從準備到慶祝,展現了豐富的民俗活動和歡樂氛圍,讓讀者身臨其境。
指導老師:張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