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湛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走進湛江市第二中學總校區,開展“小頭盔大安全”交通安全主題宣教活動。(4月1日《湛江日報》)
在交通出行的諸多要素中,頭盔雖小,卻在關鍵時刻能成為保護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在湛江將“開展中小學生‘三個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運動習慣)養成教育”納入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的背景下,做實“小頭盔大安全”交通安全教育宣傳,不僅十分必要,更是推動民生實事落地的關鍵一環。
安全教育與習慣養成相輔相成,安全教育是習慣養成的重要內容,習慣養成則為安全教育奠定良好基礎。“小頭盔大安全”宣傳教育能幫助學生養成遵守交通規則、正確佩戴頭盔的習慣,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踐行交通安全理念。日前,交警走進校園開展“小頭盔大安全”交通安全主題宣教活動,通過磚頭砸頭盔、西瓜對比實驗等生動演示,巧妙地將晦澀的物理防護原理轉化為學生們易于理解的安全認知。這種體驗式教育方式,相較于傳統的說教,效果無疑更加顯著,能讓安全知識真正入腦入心。這也提醒著,要積極在宣教方式創新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模擬交通事故場景,讓參與者“親身經歷”事故發生瞬間,直觀感受不佩戴頭盔的嚴重后果,從而在內心深處敲響安全警鐘。此外,要組織編排一批交通安全主題的小品、相聲、歌曲等文藝節目,將安全知識融入其中,以輕松幽默的方式傳遞給大眾,既能吸引觀眾注意力,又能讓安全理念在歡聲笑語中深入人心。
其次,要拓展宣傳渠道,實現宣傳教育的全方位覆蓋。在互聯網時代,線上平臺是開展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交警部門應積極與湛江日報新媒體平臺合作,制作生動有趣的短視頻、微短劇,以動畫、案例解析等形式普及頭盔佩戴知識,顯著有效地提高相關短視頻在湛江本地民眾中的曝光度、覆蓋面。同時,在湛江云媒移動客戶端等本土主流平臺上開設交通安全直播課,邀請交警、專家進行線上講解,組織全市中小學生觀看,甚至可以在周末直播學生代表跟著交警到路上勸導佩戴安全頭盔的場景,增強互動性、體驗感。此外,還應充分利用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車載屏幕播放交通安全公益廣告,讓人們在出行過程中隨時隨地接受安全教育。
最后,要構建家校社聯動機制,凝聚“小頭盔大安全”宣教合力。學校應將“小頭盔大安全”宣教納入日常教學體系,作為落實“三個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舉措,通過組織主題班會、知識競賽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學校要鼓勵家長要以身作則,帶頭遵守交通規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社區也不能當“旁觀者”,要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在上下學高峰到學校周邊關鍵點位,提醒家長和學生佩戴頭盔、安全出行。交警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加強與學校、家庭、社區的溝通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頭盔是守護生命的“保護傘”,做好“小頭盔大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是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要提高站位作為落實民生實事項目去辦好辦實。要以創新的思維、扎實的舉措,讓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讓佩戴頭盔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共同營造安全、有序、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