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首部中國軍艦海上實景演藝《軍港之夜》在湛江成功首演后,進入常態化演出階段,依托湛江獨特的海軍文化與豐富的紅色資源,以退役 “湛江艦” 為核心,創新采用沉浸式演藝形式塑造城市紅色文化新名片,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開啟了湛江文旅融合新篇章。
《軍港之夜》演藝項目是由湛江游控攜手央視湛江籍導演楊東升傾力打造,《軍港之夜》所在的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海上裝備區配套設施齊全,園區內50 米高燈塔外形的游客服務中心、靈活多變的海上機械舞臺、可容納 600 名觀眾的寬闊戶外看臺及棧橋等,共同構筑起專業的演出空間。節目中,演員們以 “戰艦為幕,星辰作景”,借助聲光電等數字多媒體視聽技術、酷炫舞美機械及 3D mapping 投影等科技手段,為觀眾打造虛實交融的沉浸式五感體驗。
《軍港之夜》亮點十足,艦艇區域、海上機械舞臺、陸上“零距離”舞臺,三重舞臺帶來立體式沉浸演出:退役湛江艦化身為講述百年海防歷史的巨幕;約 400 平方米的海上機械舞臺通過旋轉、升降呈現宏大場面;演員們現身陸上觀眾席前,實現 “零距離” 互動。同時,節目融合音樂、舞蹈、話劇與科技聲光電四門藝術形式,以《鑄艦》《遇艦》《礪艦》《夢艦》《亮艦》五個篇章,通過故事演繹、鮮活人物,再現退役“湛江艦” 30 載崢嶸歲月,展現軍港之城魅力。
“湛江擁有得天獨厚的濱海旅游資源和獨樹一幟的軍港文化。”湛江旅控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許彩娟介紹,湛江旅控依托退役湛江艦這一獨特資源,打造了“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藝術”的全新差異化文旅產品,填補了軍事文旅市場的空白,開拓了新的市場空間。
據悉,目前《軍港之夜》處于試運行階段,4月24日至4月26日以及5月1日至5月7日將每晚開放兩場演出,演出時間分別是19:30-20:15,21:30-22:15,市民游客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商城、美團、攜程、同程搜索 “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 購票預定場次。
此前,旅客來到湛江軍博園,可觀看基洛級潛艇、軍艦、殲 8 戰斗機等退役軍事裝備。如今,《軍港之夜》為游客開啟了全新的軍事文化體驗之旅,讓軍博園成功轉型為集科普、體驗、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該項目融合了海洋文化、軍事文化、藝術文化與科技創新,全方位展示了湛江作為 “全國雙擁模范城” 的魅力,助力湛江塑造開放、包容、自信的城市形象。
“《軍港之夜》項目不僅豐富了旅游體驗,還將能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區域旅游協同。游客在交通、住宿、餐飲等方面的需求,將促使集團與周邊相關產業聯動,形成完整的旅游產業鏈,為湛江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湛江市旅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事吳偉奇介紹,該集團將通過“湛江旅控”智慧小程序整合湛江旅游資源,如將《軍港之夜》與世界地質公園湖光巖景區、金沙灣、赤坎老街、南極村等景區景點結合起來,推出多樣化旅游線路和景區聯票,形成 “串珠成鏈” 的效應,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文旅融合方面,湛江旅控旗下“湛江手信”品牌圍繞《軍港之夜》開發系列軍事主題文創產品,如以演出中《水兵日記》為原型制作的筆記本、艦艇模型、水晶擺件、主題冰箱貼等,這些產品承載著獨特的觀演記憶,進一步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